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投稿邮箱: ccpri@szu.edu.cn
(微信公号信息)
3、微信公号: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4、出刊日期:每年出版1-2辑,具体日期以出刊情况为准。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8辑稿约
【微信公号“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信息】
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25年05月08日17:30 广东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是由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政治学专业学术集刊。自创办以后,专以研究在中国政治发展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和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现实问题为己任,坚持以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特色争取研究成果的“全球化”意义。本刊已连续出版17辑(年内出版),未来计划每年出版1-2辑。
根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本刊从第17辑起将更聚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理论发展和进步,更强调理论基础养成和前沿理论跟踪。期待学界同仁针对中国国家政治研究、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中国城市政治研究以及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等领域的理论发展,形成基于文献综述基础上的“研究之研究”作品,以记录并凝聚当代中国政治研究的重要学术努力。欢迎海内外学者赐稿。
本刊接受电子邮件投稿,请以“《报告》投稿 + 姓名 + 单位”为邮件标题。建议来稿以综述研究性论文为主,须符合《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文稿体例,一般以15000字至20000字为宜。来稿请附作者姓名、所属机构、学位职称、联系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由编辑委员审定稿件。编辑部初审时限为15日。
投稿邮箱:ccpri@szu.edu.cn
稿例
一、 基本格式
(一)电子文本以Word文档提供,左至右横排,左右对齐,并标注页码。
(二)文章形式结构排序
1. 文章标题
2. 作者姓名、单位(正文后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单位、职称、职务等信息)
3. 内容提要(300字左右)
4. 关键词(3-5个,以分号隔开)
5. 正文
6. 文章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需与中文内容对应)
(三)字体:中文以“全角”输入,外文及阿拉伯数字以“半角”输入。中文一律使用宋体,英文和阿拉伯数字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正文小四号,单倍行距;二级标题四号字居中加粗;三级标题小四号字顶格加粗;页边距上下限、左右边距均采用office软件的默认设置。页下脚注小五号,行距最小值(设置值为0)。
(四)标点符号:中文以“全角”输入,外文及阿拉伯数字以“半角”输入,若同时涵盖中外文(或阿拉伯数字)时,则以“全角”标点符号区隔。
二、 内容撰写
(一)正文标题层级依序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二)外国人名首次出现,请于译名后附原文,此后仅保留译名即可。
(三)引文较长时,应另起一段,整段引文不加引号、字体为楷(仿)体、左边内缩二个字,并与前后段空一行处理。
(四)所有引注均须详列来源。注释一律采用“页下脚注”格式,编号格式为上角标的带圈数字,编号格式“每页重新编号”。
(五)图、表与附录的写法:图、表于内文中第一次提及下方插入图、表,附录则于正文之后依序呈现。图名、图注在图下方;表名与附录名于表或附录上方,表注与附录注于表或附录下方。
(六)数字写法:一至十请以汉字撰写,11 以上以阿拉伯数字撰写。年月日与世纪、年代请以阿拉伯数字撰写。若属于一连串相关数字群,全文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切勿混合使用。
三、页下脚注文献引用基本格式
(一)中文文献
中文文献如有两名或两名以上作者,中间用顿号隔开。
1. 中文著作的文献格式
作者:《书名》,出版社和出版年份。
示例如下:
于光远:《我亲历的那次历史转折》,××××出版社1998年版。
陶一桃、蔡增正主编:《西方经济学的问题演进》,××××出版社2002年版。
2. 中文译著的文献格式为
[国别]作者:《书名》,(译者名)译,出版社及出版年份。
[美] 约翰·费斯克:《理解
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出版社2001年版。
3. 中文期刊的文献格式
作者:《文章标题》,《期刊名》××年第×期。
谢平、何武:《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的挑战》,《金融研究》2000年第1期。
4. 中文报纸的文献格式
作者:《文章标题》,《报纸名》××年×月×日。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
5. 析出文献的文献格式
文章作者:《文章标题》,见编著者:《书名/文集名》,出版社及出版年份。
陈宗胜:《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见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进程报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 未刊文献(会议论文或工作论文)的文献格式
会议论文的格式: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称,年份月份。
康力、王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研讨会会议论文,×年×月。
工作论文的格式:
作者:《论文标题》,发表单位,论文编号(如无则不需),年份。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0809,2000年。
(二)外文文献
注意:所有外文文献统一使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包括其中的标点符号。除虚词外,首字母一律大写。
1. 外文著作(专著、编著、译著)的文献格式
作者,书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M.Skolink, Radar Handbook, New York: McGraw-Hill Press, 1995, pp.26-28.
Michael Kort (ed.), The Columbia Guide to the Col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T. H. Aston and C.H.E. Phlipin (eds.), The Brenner Deb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35.
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William Marsden (trans.), Hertfordshire: Cunberland House, 1997, pp.55-88.
2. 外文期刊的文献格式
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斜体),卷期号,出版时间,页码.
Heath B. Chamberlain, “On the Search for Civil Society i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9, No.2, April 1993, pp.199-215.
3. 析出文献的文献格式
作者,文章标题,编者,文集名(斜体).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页码.
Howard Lemontree, “Discourse Markers”, in Joseph Keyes (ed), Discourse across Varieties, Oxford, 1980,p.45.
4. 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的文献格式
作者,文章标题,论文编号,年份.
A.Blonigen,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FDI Determinants”, NBER Working Paper, No.11299, 2005.
5. 会议论文的文献格式
作者,论文标题,会议名,年份(月份).
David Marchick,“The Carlyle Group, Sovereign Wealth Funds and National Security”, OECD/City of London Conference, March 31, 2008.
W. Grigson, “House Prices in Perspective: A Review of South East Evidence”,London and South East Regional Planning Conference, 1986.
6. 外文报纸的文献格式
作者,论文标题,报纸名(斜体),×月×日,××年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New York Times, July 9, 1984.
(三)网络信息
由于网络信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欠缺,本刊不推荐在参考文献中出现网址。事实上,许多网络信息都有相应的刊出文献出处,特别是新闻时事等信息都有公开的报纸报道,完全可以采用前述中文报纸的格式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参考文献信息。
如果必须使用网络信息,建议采用如下格式:
作者(责任者):《文章标题》,网址(访问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