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404期):
https://jxmu.xmu.edu.cn/#/
3、刊内电话:
0592-2180367;2187767;2187731
4、刊内邮箱:jxmu@xmu.edu.cn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2024年8月23日星期五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3年06期信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31年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本刊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主要刊登本校教师和研究生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有影响的科技论文,也兼刊登校外作者的优秀科技论文,栏目包括“厦门大学研究亮点”“南强青年学者”“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其中“南强青年学者”栏目于2019年9月增设,主要面向入选“南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的优秀青年学者约稿,报道其课题组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以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1来稿要求
来稿必须为首发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结论正确.应包括中英文的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来稿首页地脚处注明通信作者简介(姓名、性别、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和项目编号).
2注意事项
2.1论文篇幅研究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6000字;综述不超过10000字.
2.2论文题名应力求简明扼要,表达论文主题,中英文题名应一致,中文题名一般为20字以内,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符号等.
2.3摘要采用报道性摘要,应反映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可以写得略详细些.
2.4 关键词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取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一般为3~8个.筛选时需注意要易于读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英文关键词的内容、顺序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2.5插图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6幅(以高150px,宽175px为宜,图中文字为小5号,宋体).若为坐标图,须注明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如c/( mol·L-');若为照片图,须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图题(含中英文对照)居中放在图和图注之下.
2.6表格采用三线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题(含中英文对照)居中放在表格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斜体)/单位(正体).
2.7英文缩略语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和缩略语,例如:数字神经系统(digital nervous system,DNS),再次出现该词时需直接使用缩略语.
2.8数学式其中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用黑斜体; 数学式的序号仅取主要的或下文有引用的,其余的不宜编号.编号一律用(1)、(2)…,置式后,右顶格.
2.9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标引,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勿引用未发表的资料).文献作者(姓前名后)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会议论文:作者.论文题名[C]/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起止页码.
(5)专利文献:专利所有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开或公告日期.
(6)电子文献:责任者.题名[电子文献类型/载体和标志代码].[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网址.其中文献类型: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数据集用DS;载体和标志代码: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
3 投稿约定
3.1投稿前作者须认真阅读本投稿约定,明确知识产权隶属关系、作者署名、技术保密及无一稿多投等问题,且论文主要部分未以电子版形式上传于互联网,未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会议论文等被相关数据库收录,一经定稿,不可随意修改.凡投到本刊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本投稿约定.
3.2投稿时作者请登陆本刊主页完成网上投稿步骤,认真阅读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可在“作者园地”栏目中下载),签订后其扫描或照片版与稿件一同上传.
3.3投稿后校内稿件直接进入审稿程序,校外稿件须在接到受理通知并缴纳审稿费后方进入审稿程序.稿件经专家审稿和编委会终审通过后方可录用,凡不宜在本刊发表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退稿,给出退稿意见.自审稿后若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此稿.
3.4凡本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我刊网络版上正式首发;刊用后将编人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中邮阅读网等。不愿编入者,请勿投稿.
3.5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来稿一经录用,须按规定缴纳版面费;酌致稿酬(包括印刷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送该期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网址:http://jxmu.xmu.edu.cn
电子信箱:jxmu@xmu.edu.cn
电话:0592-2180367,2187731,2187767
2、刊内网址:http://jxmu.xmu.edu.cn/
(刊内公布但打不开)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28日出版。
2022年10月17日星期一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2年05期信息】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31年创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厦门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
本刊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为宗旨,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平台。主要刊登本校教师和研究生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有影响的科技论文,也兼刊登校外作者的优秀科技论文。栏目包括“厦门大学研究亮点”、“南强青年学者”、“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和“综述”,其中,“南强青年学者”于2019年增设,主要面向入选“南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的优秀青年学者约稿,报道其课题组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成果。
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的核心期刊。
1 来稿要求
来稿必须为首发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结论正确。应包括中英文的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的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并在来稿首页地脚处注明通信作者简介(姓名、性别、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Email地址、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和项目编号)。
2 注意事项
2.1 论文篇幅 研究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8 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6 000字;综述不超过10 000字。
2.2 论文题名 应力求简明扼要,表达论文主题,中英文题名应一致,一般为20字以内,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符号等。
2.3 摘要 采用报道性摘要,应反映出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字数以3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也可以写得略详细些。
2.4 关键词 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取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筛选时需注意要易于读者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英文关键词的内容、顺序应与中文关键词相对应。
2.5 插图 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6幅(以高6 cm,宽7 cm为宜,图中文字为小5号,宋体)。若为坐标图,须注明所表示的量(斜体)/单位(正体),如c/(mol·L-1);若为照片图,须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图题(含中英文对照)居中放在图和图注之下。
2.6 表格 采用三横表(必要时可加辅助线)。表题(含中英文对照)居中放在表格上方,表中参数应标明量(斜体)/单位(正体)。
2.7 英文缩略语 在文章中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文全称,在其后的括号内注明英文全称和缩略语,例如:数字神经系统(digital nervous system, DNS),再次出现该词时需直接使用缩略语。
2.8 数学式 其中矢量(向量)、矩阵、张量的符号用黑斜体;数学式的序号仅取主要的或下文有引用的,其余的不宜编号。编号一律用(1)、(2)……,置式后,右顶格。
2.9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标引,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勿引用未发表的资料)。文献作者(姓前名后)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3名以上则列出前3名,后加“等”(英文加“et al”)。文献的著录格式:
(1) 专著: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2) 期刊: 作者. 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
(3) 论文集: 作者. 论文题名[C]// 论文集名.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 作者. 题名[D].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
(5) 专利文献: 专利所有者. 题名:专利国别, 专利号[P].出版日期.
(6) 电子文献: 责任者. 题名[电子文献类型/载体和标志代码]. [引用日期]. 电子文献网址. 其中类型:数据库用DB,计算机程序用CP,电子公告用EB,数据集用DS;载体和标志代码:光盘用CD,联机网络用OL.
3.1 投稿前作者须认真阅读本投稿约定,明确知识产权隶属关系、作者署名、技术保密及无一稿多投等问题,且论文主要部分未以电子版形式上传于互联网,或未作为学位论文的一部分、会议论文等被相关数据库收录。一经定稿,不可随意修改。凡投到本刊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本投稿约定。
3.2 投稿时作者请登录本刊主页完成网上投稿步骤,认真阅读论文版权转让合同(可在“作者园地”中下载),签订后其扫描或照片版与稿件一同上传。
3.3 投稿后校内稿件直接进入审稿程序,校外稿件需在接到受理通知并缴纳审稿费后方进入审稿程序。稿件经专家审稿和编委会终审通过后,方可录用。凡不宜在本刊发表的稿件,编辑部将及时退稿,给出退稿意见。自审稿后若作者3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编辑部的任何通知,可自行处理此稿。
3.4 凡本刊审定录用的稿件,将在我刊网络版上正式首发;刊用后将编入CNKI中国学术文献总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等。不愿编入者,请勿来稿。
3.5 稿件文责自负,编辑部对来稿有权进行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来稿一经发表,需按规定缴纳发表费,酌致稿酬(包括印刷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送该期学报。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网址:http://jxmu.xmu.edu.cn/
电子信箱:jxmu@xmu.edu.cn
电话:0592-2180367;2187767;2187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