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7期):
https://rockmech.whrsm.ac.cn
3、刊内电话:027-87199250
4、刊内邮箱:rock@whrsm.ac.cn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日出版。
6、官网微信公众号: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7、官网QQ群:317948944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力学类和土木工程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前列的期刊,为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获评“中国百强报刊”、“湖北十大名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等荣誉称号;被美国EI COMPENDEX、《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和国内许多权威数据库确定为核心收录期刊。凡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即认为作者默认并同意其论文被以上数据库收录。
1、宗旨及内容:(1) 反映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新成就、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及新动向,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报道国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倡导和鼓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工程实际问题;(2) 设立《陈宗基讲座》;(3) 为尽快交流最新学术信息,活跃学术氛围,本刊还发表短文和讨论文章、会议简讯、新书简介及相关的学术动态等。
2、来稿内容为作者未曾公开发表过的研究成果,不涉及泄密问题;表述力求充实精炼;引用数字、资料应给出参考文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符号应按国家有关标准、法规书写清楚;图表名、文题、作者名与单位、摘要及关键词等要译成英文;插图坐标线或框线要细于图中的曲线,坐标变量和图、表中数字要标明单位。凡被国内外正式出版物公开发表或已录用的稿件本刊不再受理。
3、请注意英文标题、中英文摘要及引言的撰写。英文标题力求简练,避免使用“study on”,“research on”,“investigation of”之类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词组。中、英文文摘书写应符合本刊及EI收录要求,建议英文摘要为250~300个单词。引言和结论宜突出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新颖性,引言中应列出国内外同行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且文献的引用一定要细化,不宜笼统罗列(如[1-5])。另外,建议只标注1~2个最相关的基金号,最多不超过3个。
4、参考文献引用篇数应不少于10篇。为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建议适当引用相关期刊最近5年发表的文章。参考文献请按文中引用的顺序附于文末,中文文献应同时翻译成英文。三位以内(含三位)的作者名要写全,三位以上者需列出前三位作者名,其余作者用“等”(英文用“et al”)代替。格式如下:(1) 姓名.题目[J].刊名,年,卷(期):起始页–终止页;(2) 姓名.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页码;(3) 姓名.题目[C]//编者(可选).会议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始页–终止页。
5、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作者和读者,本刊自2010年1月1日起,对所有由于学术质量等不满足刊发要求而被退稿的稿件免收审稿费;对录用的稿件将收取审稿费贰佰元整,审稿费和版面费一并从银行汇至:开户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武汉市科学院支行;账号:42001237053050000260,帐款单位: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请在附言栏注明稿号或第一作者姓名,请勿汇寄个人,编辑部收到汇款后会尽快开具电子发票。
6、投稿时,请作者登录学报网站: http: //rockmech.whrsm.ac.cn,通过采编系统进行注册,设置用户名和密码并填写完整个人信息。该网站是《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的唯一投稿渠道。投稿稿件须采用WORD文档且按本刊论文模版和书写要求排版,投稿时须上传全体作者签名的论文版权授权协议书(PDF格式)和基金资助证明材料。对拟录用稿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进行逐条修改完善后上传修改稿、详细的修改说明和论文保密审查证明。
7、论文署名规范性问题:本刊不倡导学生作为通信作者,不接收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存在直系亲属关系的稿件,通信作者须为提供研究经费、实验室/设备资源和总体指导的负责人,文章刊出时通信作者的邮箱须为正式的机构邮箱。作者投稿前需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科研道德委员会于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学术论著署名问题负面行为清单的通知》(科发监审函字[2022]1号)(http://jianshen.cas.cn/gzzd/kycx/zgkxygzzd/202307/t20230706_5004227.html),自觉做到主动规避学术论著署名不规范的风险。
8、对于学位论文和本刊稿件重复问题的认定:若在稿件投向本刊之前,学位论文已公开上线,作者在投稿时需声明投稿论文基于本人已公开的学位论文,并具体指明相应的章节,若投稿论文的结果、图表、核心分析讨论与本人的学位论文高度重复,且没有显著的新数据、新分析、新见解或更深入的讨论,则被认定为重复发表或自我抄袭而不予接收;若稿件投向本刊之后,且稿件尚未被本刊录用之前,学位论文公开上线,作者需在此期间补充除学位论文之外的新数据、新分析、新见解或进行更深入的讨论;若稿件基于已公开的学位论文,但稿件的第一作者不是学位论文作者本人,本刊一律不予接收。
9、本刊目前不接收由人工智能(AI)写作工具生成核心内容的稿件。作者须对稿件的原创性及内容负全责。投稿作者需声明稿件的核心研究内容(研究设计、图表、数据分析、核心分析讨论等)为作者原创成果,非AI代写生成。已发表的论文一经发现其稿件核心内容为AI生成,编辑部将要求作者立即撤稿,要求作者自检并撤回其他可能涉及AI代写的在本刊已发表的论文。情节恶劣、构成学术不端者,本刊将主动启动调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列入投稿黑名单、通报作者单位及上报学术诚信机构等措施,请作者自觉维护学术诚信。特别地,关于人工智能(AI)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可接纳程度、科研实践中的AI学术伦理问题等,后续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持同步更新。
10、作者应说明或承诺的内容包括:(1) 论文为原创,没有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2) 论文没有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版权纠纷,引用他人的成果有明确的出处。
11、对已录用论文,作者应按规定缴纳版面费。一经录用的论文,若作者主动要求撤稿,需缴纳稿件处理费壹仟元整(¥1000.00)。未缴纳处理费者,稿件将被建档,作者将被列入不良信誉名单,并可能因撤稿行为承担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风险。请作者在做出撤稿决定前务必谨慎考虑,以避免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12、对已录用的论文,编辑部将依据修改稿返回时间及稿件内容,逐期安排发表。请作者务必及时提交修改稿,以免影响论文的发表进度。编辑部完成稿件初排后,将在中国知网平台进行网络首发出版。论文作者需仔细校核清样,对论文中的文字、数据、图表等内容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误。同时,应按照规定时间返回最终校样稿,以便编辑部顺利推进后续出版工作。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