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951-2074543
3、刊内邮箱:ycmzxlc@163.com
4、出刊日期:季刊,逢季中月25日出版。
5、刊内信息:不收任何形式的版面费。
6、官方微信公众号:民族学论丛
2025年6月10日星期二
《民族学论丛》征稿启事
【2025年01期信息】
《民族学论丛》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来源期刊 (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 综合评价 A 刊扩展期刊。
本刊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为指导,旨在凝聚学界研究力量,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追踪学术前沿,展示民族学最新研究成果,打造一流文化品牌。
栏目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回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冷门绝学、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民族文学与艺术、人类学以及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本刊诚挚欢迎投稿,优稿优酬。所投稿件请参照以下要求。
1. 来稿要求导向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具有原创性、学术性、实践性,篇幅在 10000~15000 字为宜,优质稿件字数不限。
2. 作者署名最多 3 人,来稿请附作者简介:性别、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研究生请注明学校及专业。
3. 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摘要 (中文摘要 300 字以内) 及关键词;若为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4.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为尾注,同一参考文献文尾只出现一个序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
5.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行为即视为同意以上说明。另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也从未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费用,敬请投稿者注意。
6. 本刊提倡良好学风,杜绝一稿多投、抄袭剽窃和弄虚作假行为。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所有拟发表文章的复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 10%。若发生侵权他人著作权及人身权行为,作者须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
来稿一俟采用,即致电通知,投稿3个月后未接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恕不退稿。本刊编辑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作者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声明。
联系地址:银川市金凤区福州南街 198 号农垦大厦 A 座宁夏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论丛》 编辑部,
邮编:750011。投稿邮箱:ycmzxlc@163.com。联系电话:0951-2074543。
2、主办单位官网网址:
https://www.nxass.com/xwzx/tzgg/202201/t20220117_3286022.html
3、出刊日期:季刊,逢季中月5日出版。
4、刊内信息:不收任何形式的版面费。
2023年10月12日星期四
《回族研究》更名为《民族学论丛》启事
【2022年01期信息】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新出审〔2021〕1881号),自2022年起《回族研究》(CN64-1016/C)正式更名为《民族学论丛》(CN 64-1075/C)。
《民族学论丛》是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民族学研究综合性学术刊物,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守正创新,刊载民族学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成果传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服务。所设主要栏目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理论与政策、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人类学、田野调查与研究等。
《民族学论丛》征稿征订启事
本刊诚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稿,优稿优酬。
1.来稿要求导向正确、论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具有原创性、学术性、实践性,篇幅在6000—10000字为宜,优质稿件字数不限。
2.通过电子信箱(电子邮箱:ycmzxlc@163.com)投稿,注明联系方式。来稿一俟采用,即致电通知,逾期3个月未接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恕不退稿。本刊编辑对采用稿件有删改权,作者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声明。
3.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称、职务、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
4.来稿请附中英文标题、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及关键词;基金项目,请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但确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行为即视为同意以上说明。另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也从未委托中介机构或个人以任何名义收取任何费用,敬请投稿者注意。
本刊使用“社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对检测比对报告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所有拟发表文章的复制比例一般不得超过10%。
本刊提倡良好学风,杜绝一稿多投、抄袭剽窃和弄虚作假行为。若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及人身权行为,作者须承担相应责任并负责赔偿。
本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年4期定价32元。读者请到当地邮政局(所)订阅(邮发代号:74—20)。本刊联系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景庄巷134号宁夏社会科学院《民族学论丛》编辑部。
邮编:750021 联系电话:0951—2074543 联系人:和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