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2期):
https://cdtyxb.cdsu.edu.cn/
3、期刊主页:
https://cdtyxb.cdsu.edu.cn/cdtyxyxb/
4、投稿系统:
https://cdtyxyxbauthor.manuscriptcloud.com/login
5、刊内电话:028-85095371,85065590
6、刊内邮箱:cdtyxb1960@vip.163.com
7、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8、刊内微信公众号: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CSU1960)
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5—2026年重点选题方向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12月31日
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眨眼间我们又步入新的一年。诚挚感谢过往岁月里所有作者、审稿专家、读者及相关部门对本刊的支持与陪伴!
相较以往,今天的我们似乎生活在一个更加“多变”的时代: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政治风云,甚至是自然生态,多彩斑斓,波谲云诡,给体育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的同时,型塑着体育形态,中国体育何以进一步改革与发展,有待学界予以深切观照与深入研究。作为学术期刊,我们也一直在关注这些问题,致力为中国体育行稳致远,尽自己的份内之责!特奉上部分重点关注方向,供广大作者参考。
中国体育改革发展
1.国际体育发展态势与中国体育发展研究
2.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3.进一步全面深化体育各领域改革研究
4.体育促进(可持续)发展(SFD)
5.地域传统体育与地方社会发展研究
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1.新时代新场景下体育概念、核心功能和多元价值等的研究
2.中国体育学“三大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3.中国体育各领域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新时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
1.国际奥委会改革发展研究
2.洛杉矶奥运会周期中国备战参赛研究
3.人工智能时代的奥运会:新场景、新问题、新趋向研究
4.电竞奥运会与虚拟体育赛事活动发展
群众体育/全民健身
1.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
2.美好生活中的体育形态、内容和实践方式研究
3.群众体育生活化、项目化、竞赛化发展研究
4.少子老龄化与体育公共政策调整与优化研究
5.县域体育与地方社会发展研究
学校体育与青少年体育发展
1.体教融合现实堵点解决的实证研究
2.体育课程改革的域外经验与中国方案研究
3.青少年课外校外高质量体育活动的研究
4.身体活动与视屏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5.中国儿童青少年基本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的标准/常模研究
6.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社会支持研究
7.中国青少年竞赛体系一体化构建/青少年赛事体系研究
体育产业
1.中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动能研究
3.体育数字经济的发展方向研究
4.中国式职业体育发展道路研究
5.银发经济中的体育产业发展空间研究
体育宣传文化
1.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2.中国体育舆论影响力与国际传播能力研究
3.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体育新闻传播教育影响研究
4.面向体育文化强国的公众体育史学实践研究
5.民族传统体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理论研究
1.幼儿体育训练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2.高水平运动员度过青春期(成材率)问题研究
3.运动促进全生命周期体质健康的时空演变格局
4.各运动项目训练技战术最新发展趋势研究
体育治理与体育法治研究
1.新场景下中国体育组织发展与变革研究
2.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运动参与与社会治理研究
3.体育发展与治理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4.完善中国特色体育法治体系建设研究
5.新时代中国体育伦理道德建设研究
本选题方向得到了本刊编委及青年编委的指导与支持,借此表达诚挚感谢!
特别声明:体育史专栏与博士研究生专栏为本刊长期以来着力打造的特色栏目。我们倡导相关研究者结合自己专长与兴趣,持续深耕。
学术之路从来就不可能轻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要坚守,一定会有回馈!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衷心祝愿学界同仁在未来岁月学术精进、生活圆满!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指南
【官网信息】
亲爱的读者、作者、专家:
为更好服务各位专家学者,提高稿件评审效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已对现行投稿系统进行了升级,投稿系统入口网址已进行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投稿网址
作者/专家登录https://cdtyxyxbauthor.manuscriptcloud.com
二、投稿用户名、密码
投稿账号、密码默认与您此前注册作者中心的账号、密码相同,可直接登录投稿,无须重复注册。
三、其他注意事项
1.烦请各位专家学者登录新平台后尽快完善自己的个人信息,包括研究方向、联系方式等,方便我们更精准地为您提供服务。
2. 成都体育学院学术期刊中心新版官方网站近期即将上线,新网站将接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两刊投稿平台,敬请期待。
欢迎您继续向《成都体育学院学报》《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投稿,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如有任何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成都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028-85095371;《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编辑部:028-85065590,咨询时间:8:30-12:00,13:00-16:30。
成都体育学院学术期刊中心
2025年3月28日
2、刊内网址:http://cdtyxb.cdsu.edu.cn
3、知网系统:https://cdtyxb.cbpt.cnki.net/(暂时关闭)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2023年1月3日星期一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说明
原创JCSU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2-04-1516:52发表于四川
一、投稿注册须知
因专家反馈新系统使用操作不流畅,我刊将暂时关闭新投稿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后续开放时间待定。在此期间,烦请您使用本刊原投稿平台进行投稿。投稿平台如下:
http://cdtyxb.cdsu.edu.cn/CN/1001-9154/home.shtml。
图1投稿平台主界面
针对新手的操作步骤:点击右侧边栏“作者中心”
进入到作者投稿平台,点击注册按钮,
根据提示完成操作,注册成功后方可登录进行投稿,初次投稿者可选向导式投稿,并根据提示完成操作。(所有作者姓名及顺序以投稿系统为准,稿件一经受理,所有作者信息将严禁更改)。
注:注册账号时红色*内容为必填选项,且新注册用户设置的密码中必须含有下划线,长度需在12~20之间;如境外作者无身份证号码,可用18位0代替证件号码;学科专业信息为下拉菜单,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研究方向可填多个,并用分号隔开。投稿时通信作者信息可以点击加号进行添加或直接在我刊系统进行搜索;参考文献如遇检测不识别或标红可直接点击下一步跳过。
二、投稿稿件格式
投稿时最终上传的Word格式或PDF格式文件务必隐去作者姓名等其他个人信息,以便于双盲评审;“退修”稿件也需隐去作者姓名后再进行上传。
文章标号顺序采用“1、1.1、1.1.1”的格式,自科类全文总字数控制在7000~12000,社科类全文总字数控制在12000~14000之间,全文采用宋体5号字,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全文重复率不能高于15%。各部分具体格式要求如下:
(一)摘要格式
摘要一般在300~500字之间,摘要类型不限,摘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等,但摘要一定为文章的提要,需阐明文章核心观点。
(二)关键词格式
关键词一般为5~8个,关键词应为便于检索本研究的高频词汇,非长句。
(三)正文格式
正文中出现的英文需为TimesNewRoman字体,正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简称必须注明其中文及全称,如: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
(四)图表格式
图题和表题均需附英文翻译;图题位于图片下方,表题位于表格上方;图表非自己制作的均需在图片和表格下方注明数据来源;图片如非高清图均需进行删减或者用文字替换;表格均需采用三线表。
(五)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采用《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标准,并采用文末注格式,参考文献条目一般在15~20个以内为宜,史学类和综述类文章参考文献条目可放宽,史学文章参考文献需为原始史料,法学文章中引用具体法律条例的需用脚注。具体格式如下:
三、其他
(一)稿件处理流程
投稿完成后您的稿件为收稿状态,待编辑部分稿入库后,您会收到带有稿号的稿件入库通知邮件,后期查询稿件状态需提供您的稿号,稿号示例如下:2022-0001;编辑部将严格按照同行评议与“三审”制对稿件进行审理。
(二)查稿方式
可通过三种方式查询稿件,一是电话查稿,联系电话为028-85095371,可供查稿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08:30-11:30(如遇开会、培训等我们将暂时不能接听您的来电,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其他时段为编辑集中审校稿时间,因编辑需认真审阅稿件,故在审校稿期间无法接听答疑电话。二是公众平台查稿,您可通过微信后台留言查稿,查稿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新媒体团队值班人员负责在线答疑。三是邮箱查稿,您可通过发送邮件的形式进行查稿,我刊联系邮箱为cdtyxb1960@vip.163.com,查稿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全天,邮箱管理员负责在线答疑。
(三)撤稿方式
如因个人原因需撤稿重投需向编辑部致电说明原因,并需提供书面的撤稿声明,如因一稿多投造成的撤稿,一经发现,第一作者将被编辑部列入黑名单。如返修稿超过上传时限且作者未向编辑部进行延迟说明,编辑部将对稿件做撤稿处理。
以上均为本刊相关投稿要求,如有新变化,本刊将会及时更正并予以说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1、本刊要求研究论文必须有创新性,内容充实完整;研究快报必须含有首创性成果;研究简报着重要求创新性;文献综述应由该领域内知名专家结合本人近年研究成果完成,要求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2、我刊严禁一稿两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包括将以不同文种分别投稿)以及抄袭他人论文等现象。一旦发现有上述情况,该作者的稿件将被作退稿处理,同时通知所在单位严肃处理,并向材料领域兄弟期刊通报。我刊将拒绝发表联系作者作为主要作者的所有投稿。
3、上传电子稿件应为WORD(*.doc)和LaTeX(*.tex)文档,排版时请采用双倍行距,以邮寄方式投稿的打印稿须单面打印。所投稿件必须含有高质量的照片和曲线图(建议用Origin制图,再拷贝到文档中)。文稿务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在正文前,各加5个以内"关键词"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参考文献20条以上,要能反映该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情况。
4、 稿件审查结果一般在2-3月之内通知作者,有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超过3个月后仍未接到审稿结果,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后自投它处。
5、 稿件的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研究工作或对其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成员(如研究生导师等),协助做实验的人员可放入致谢中。作者人数请控制在6人以下,严禁与论文无关人员挂名。联系人请注明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学位等自然情况。
6、 论文如果是省部级以上任何一种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号,放入Acknowledgement栏目中。
7、 通过审查后需要修改和补充实验的稿件,最晚不超过4个月将修改稿返回编辑部,如有困难需及时向编辑部说明情况,半年不返回,按自动撤稿处理。
8、 论文发表后,版权即属编辑部所有,其中包括上网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