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gdsz.cbpt.cnki.net
(202502期)
3、刊内邮箱:gdsz@bnu.edu.cn
官网邮箱:gdsz@chinajournal.net.cn
4、官网电话:010-58807942(北京编辑部)
021-62233710(上海编辑室)
5、刊内微信公众号:教师教育研究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7、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
《教师教育研究》严正声明
【官网信息】
近期,在国内某些地方出现一些不法者盗用本刊名义,或以所谓月刊、双月刊、增刊、高教版、普教版等形式非法出版《教师教育研究》期刊,向不明真相的作者收取所谓各种费用,这些行为严重地损害了本刊的声誉。在此,特别申明如下:
1、本刊未授权委托任何中介和代理来从事期刊的征稿和期刊的出版业务,此类行为及其出版刊物纯属非法;
2、本刊为双月刊、128页码(每年共出版6期),专门研究“教师教育”领域的学术问题,不存在其他任何版本;
3、本刊投稿系统地址为http://gdsz.cbpt.cnki.net/;
4、本刊审稿和用稿均遵循规范程序,坚持质量原则,不收取任何费用,财务往来也从不采用电子密码方式汇款;
5、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教师教育研究》编辑部;邮编:100875;电话:010-58807942(北京编辑部)/021-62233710(上海编辑室);
6、电子信箱:gdsz@chinajournal.net.cn;
谨防上当受骗,发现行骗行为请及时向本刊编辑部举报,或向当地或向行骗者属地公安部门报案,以利追究其法律责任。
提示:行骗者往往采取将真实信息(如邮编、地址等)与虚假信息(如电话、电子信箱等)交织在一起诱骗一些急于发表文章的作者,并多采用电子密码汇款和假冒银行账户(或个人银行帐户)的方式骗取金钱。
《教师教育研究》投稿指南
教师教育的质量提升与国家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进程中,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助力构建新时代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教师教育研究》围绕教师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与热点问题,特面向广大学者诚征学术稿件,欢迎将相关专题的高质量创新研究成果惠赐本刊。
1. 围绕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研究促进教师教育院校协同提质,建设完善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教师发展机构的协同以及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协同,建成高水平现代化教师教育体系。
2. 围绕高素质教师人才培育计划,研究完善高层次教师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师精准培训改革,推进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的衔接,给予教师全方位的专业发展支持。
3.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研究,促进构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有机统一的新格局,切实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提升。
4. 围绕国家教师队伍建设与治理,研究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深化教师职称改革,实行分类评价,优化编制配置,推进教师队伍治理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整体活力。
5. 围绕教师地位待遇保障,研究提高欠发达地区教师、特殊教育教师、高龄教师等群体的待遇保障力度,增强教师职业的整体吸引力,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
6. 围绕教育评价改革,研究改进师范院校评价,强化师范院校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学科评估的师范特色,探索师范类“双一流”建设评价机制,进一步推动师范院校质量提升。
7. 围绕教育数字化战略,研究推进教师队伍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师教学,研究共享优质的教师数字化研修资源。
8. 围绕新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研究促进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师范院校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优势,加强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和智力支持,创新职后教师培训形式,积极培育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