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2、刊内电话:0991-5810267
3、刊内邮箱:xbmglt@163.com
4、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20日出版。
5、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5年3月11日星期二
《西部蒙古论坛》征稿启事
【2024年04期信息】
《西部蒙古论坛》(蒙、汉文合排),创刊于1989年,前身为《卫拉特研究》,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刊发稿件的学科范围涵盖西部蒙古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以及相关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并积极追踪和力求选用国内和国际蒙古学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学术热点文章,广收遍含蒙古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鼎力相助,踊跃惠赐佳作、新作。本刊坚持以文取稿的原则,文稿总体要求论题新颖,内容丰富扎实,有真知灼见或独到之处,论证严密,行文准确流畅。
来稿请遵循以下技术规范:
一、来稿以 7000—12 000字为宜,一般不超过15 000字。稿件作者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稿件正文之前须有200一300字的内容提要和3一5个关键词,以及论文题目、内容提要的英文翻译。基金项目论文需标注基金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二、稿件首页地脚须有作者简介。按照以下顺序列出:姓名(出生年一),性别,族别,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在文末写明联系电话。
三、本刊引文注释采用脚注。以①②③……为序号,每页重新编号。
(一)专著类。著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引文页码,页码中使用波浪线。
(二)期刊类。著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期号,引文页码,页码中使用波浪线。
(三)电子文献类。著者:题名,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网址)。
(四)报纸类。著者:题名,报刊名,出版日期(版次)。
(五)外文文献字体为新罗马字体,书名为斜体。文中出现引用古文卷数的标注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如卷13、卷152等。表示中国古代作者的用方括号,注明朝代。
(六)表示国外作者的用方括号,注明国籍。
四、本刊邮箱:xbmglt@163.com,联系电话:0991-5810267,地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75号新界大厦B座20楼,邮政编码:830000。
五、本刊严禁一稿多投。自投寄之日起三个月内未接获刊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
六、本刊已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来源期刊,以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述选)数据库”和“中国万方数据一一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和纸质媒体收录。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网络和纸质媒体,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作者另行处理。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七、本刊不收取任何费用。
《西部蒙古论坛》编辑部
1、投稿方式:邮箱投稿(如果需要编辑部会通知发送纸质稿)。
2、出刊日期:季刊,逢季末月20日出版。
3、咨询过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3年1月10日星期二
【2022年01期信息】
自创办以来,《西部蒙古论坛》发表了大量有关西部蒙古历史地理、社会经济、民族关系和现实问题方面的论文和资料,有力地促进了蒙古学的发展,起到培植蒙古学研究新秀园地的作用,开拓了各民族专家、学者相关研究学术对话渠道,从而被国内外研究中国蒙古学的各民族学界同仁所瞩目,为从事社会科学的相关各界人士所重视。随着日益增强的学术影响力,《西部蒙古论坛》已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来源期刊,以及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中国万方数据 ——数字化期刊群”等网络和纸质媒体收录。不久又入选“2018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网络和纸质媒体,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凡有不同意者,请作者另行处理。
本刊所付稿酬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本刊所刊发稿件的学科范围以涵盖西部蒙古历史地理、宗教文化、社会经济、文学艺术、语言文字以及相关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为主,并积极追踪和力求选用国内和国际蒙古学前沿性研究成果和学术热点文章。由于我国西部蒙古在西域以及中亚地区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其研究范围,必然涉及到这一地区众多民族和邻近国家的关系。因此,《西部蒙古论坛》也将广收遍含蒙古学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其运作必将有国内外各民族专家、学者的参与,其涉论必涵括百家学术成果,以提升西部蒙古学术研究水准为起点,并使之走向世界。为此,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鼎力相助,踊跃惠赐佳作、新作。同时,也欢迎提供有关珍本史料的译稿、评介文章,以及国内外有关新书评介、学术动态类稿件。
本刊对关注西部蒙古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研究社会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等方面的来稿尤为欢迎。
本刊内容和形式上更注重取向严肃、持论公正的学术规范,坚持以文取稿的原则,文稿总体要求论题新颖,内容丰富扎实,有真知灼见或独到之处,论证严密,行文准确流畅。
一、来稿以 60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得超过 15000字。稿件作者署名之下标注作者的工作单位全称及所在地的省、直辖市或自治区的地名、市或县的地名、邮政编码。稿件正文之前须有内容提要,提要约 100~200字为宜,仅简介主题范围、目的、方法、内容梗概、创新之处及主要结论。只分一个自然段落。关键词由 3~6个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组成。
二、稿件首页地脚须有作者简介。即按照以下顺序列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出生地,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为便于联系,请作者在文末写明联系电话。
三、来稿务求材料翔实,引文准确,注释采用脚注。请作者遵守出版法规,切勿一稿多投。
四、稿件标题、内容提要、作者姓名均要求有英文翻译。
五、来稿采用电子邮件形式投稿,电子信箱为(E-mail):xbmglt@163.com,并须提供打印稿一份。来稿请寄:新疆乌鲁木齐市黑龙江路 75号新界大厦 B座 20层 2011室《西部蒙古论坛》编辑部。邮政编码:830000。联系电话:0991-5810267。凡投稿四个月内未收到录用通知书,可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