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2期):
https://ynxy.cbpt.cnki.net/
3、刊内电话:0871-68426263
4、刊内邮箱:ynxzxyxb1999@163.com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6、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7、刊内微信公众号: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ynceweb)
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栏目设置与重点选题方向
【2025年02期信息】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CN 53-1134/D,ISSN 1671-0681) 创刊于 1999 年,是中共云省委党校 ( 云南行政学院)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政治类专业学术双月刊,2004 年起陆续入选中国政治类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 核心期刊,2014 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20 年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3 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栏目获全国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特色栏目奖”。本刊坚持问题导向 , 致力于搭建展示政治学、行政学及相关跨学科前沿问题研究最新成果的最佳平台;发表基于新问题、新角度、新方法、新认识进行深入研究 , 政治观点正确 , 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 , 具有前瞻性、理论性、创新性,论述清楚、透彻,表述精炼、准确的学术文章。
一、栏目设置
根据相关要求及精神,结合办刊定位和工作实际,在保持栏目总体稳定基础上,2025 年拟对部分栏目进行调整优化,设置以下栏目:
1.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协商民主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等领域,刊发相关成果。
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联系、共同价值追求、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以及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等,刊发相关成果。
3. 边疆治理。刊发有关边疆地区有效治理的历史经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事务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成果。
4. 政治理论。刊发有关政治哲学、政治思想、政治行为、政治体制、政治关系和政治学发展规律以及有关中国政治实践及其历史发展等相关领域的成果。
5. 政府治理。刊发有关政府行为、政府决策、法治政府建设、行政管理、行政改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关切政府公共事务治理理念、治理结构、运作方式与过程的演变发展,以及各级公共组织的议题设定,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反馈、调整以及合理的政策结构方案等方面。
6. 基层治理。刊发基层党组织、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主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 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管理日常公共事务,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实现公共利益的研究成果。
7. 周边形势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刊发“一带一路”建设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形势、政治和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相关政策、外交动向以及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等,以及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政策制定及实施有深度有价值的成果。
8. 名家随笔。刊发政治学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思辨感悟、研究心得、读书随笔等成果。
二、重点选题方向
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
2.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边疆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
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4. 习近平法治思想;
5. 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6.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民族、宗教、边疆的重要论断;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史学阐释;
9.“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10.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案例研究;
11. 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安全体系与安全能力现代化;
12. 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13. 历史上维护国家统一、有效治理边疆民族地区的经验及启示;
14. 历史上的民族流变、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15. 提升宗教事务治理能力;
16. 相关国家的政策及行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17. 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18. 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改革的中国责任 ;
19. 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政策制定及实施。
三、投稿说明
本刊发表文章不收取版面费、审稿费、编稿费,来稿一经刊发,即发放稿酬,唯一投稿网址:https://ynxy.cbpt.cnki.net。投稿 2 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 , 即请作者另行处理。本刊已授权《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以纸质、数字化等方式复制、汇编、刊登、发行、传播本刊所刊文章目录索引、摘编或全文。作者向本刊投稿且未作特别声明 , 即视为对本刊上述要约作出完全承诺。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用稿标准
【官网信息】
一、政治立场正确
对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等问题,或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有关决议和重大决策部署不一致的稿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符合栏目设置
稿件的选题须与栏目设置一致。符合当年重点选题的稿件优先使用。选题可查阅当年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征稿启事》或重点选题方向。
三、问题导向明确
(一)能够反映政治学、行政学及跨学科研究前沿动向。
(二)聚焦一些社会关注不够或尚待解决的有科学价值的命题或矛盾,有积极解决问题的自觉和思考。
(三)聚焦热点问题。
四、具有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一)理论层面,需要梳理研究主题的理论发展脉络,有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或新的研究结论。
(二)在实践层面,反映的是现实社会中的热点或重大问题,问题及原因剖析全面准确深刻,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五、稿件内容要求
(一)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思考较为深入,理论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避免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
(二)结构完整,内容安排合理。能选出恰当的问题切入口(点)、匹配的研究方法并使搭建的框架适宜于论述需要。
(三)论述充分、分析深入、逻辑清晰,论据可信、丰富,表述精炼、准确。对逻辑、表述、文字、语法等存在较多问题的稿件一律不予录用。
(四)符合学术规范,总复制比不高于20%,直接复制率和单篇复制比均低于10%。
(五)除了“名家笔谈”栏目,其他栏目的来稿需有中英文标题和摘要,摘要应集中准确地反映和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观点和创新点;中文摘要一般300-600字,正文不少于9000字,一般不多于14000字(含注释、主要参考文献和图表等)。
(七)文中注释为页下注,格式为国标GB/T7714-2015。
(八)能用文字说明清楚的内容,尽量不使用图表;若需使用图表,则不再对图表内容进行文字解释。
(九)署名作者不超过3人。
2、刊内网址:https://ynxy.cbpt.cnki.net/
(202301期)
3、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4、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3年3月17日星期五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年度重点选题方向
2023年,本刊将继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构建和丰富中国特色的政治学、行政学知识体系;鼓励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推进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为此,设置以下年度重点选题。
1.党的二十大精神阐释、研究。
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边疆治理的重要论述研究。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有关民族、宗教、边疆问题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论断研究。
4.“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5.“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示范力积累和释放研究。
6.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升的案例研究。
7.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研究。
8.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政策、及实践经验研究。
9.云南历史上的民族流变、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10.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制度保障研究。
11.共同富裕推进中的社会活力增进制度、政策建构及完善研究。
12.“四个意识”“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理论阐释和学理研究。
13.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培养、获得、表达研究。
14.全过程人民民主不同环节、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研究。
15.中国式政治现代化的世界示范意义研究。
16.强化国家认同中的政治、历史叙事研究。
17.地方治理、基层治理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支撑研究。
18.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研究。
19.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理论和实践研究。
20.市域治理现代化研究。
21.云南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的历史沿革研究。
22.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23.全球治理体制(体系)的更加公正(完善)研究。
24.“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政策沟通难点及民心相通中的政府、政党作用研究。
25.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中国作用研究。
对存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观点等问题,或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方针政策、党中央有关决议和重大决策部署不一致的稿件,一律不用。
(一)稿件的选题须与栏目设置一致。
(二)符合当年重点选题方向的稿件优先使用。重点选题方向详情可查阅当年的《<云南行政学院学报>征稿启事》或《重点选题方向》。
三、问题意识清楚,问题导向明确
(一)能准确、及时抓住政治、行政、社会治理、全球治理理论和实践方面急需解决而本文打算解决的问题具体部分。
(二)能通过文献和背景研究阐明文章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可以带来的学术增量和学术补充。
(三)能选出恰当的问题切入口(点)、匹配的研究方法并使搭建的论述框架适宜于问题论述、关系叙述的需要。
(四)能概括出问题和论述目标指向明确、用语准确的各级标题,使内容与标题的问题意识相符。
四、具有具体、明确、独特的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一)理论层面:需要梳理研究主题的理论发展脉络,有新的研究视角、新的研究方法、新的研究结论、新的概念贡献、新的知识增加等。
(二)实践层面:能针对已做出解释、分析、论证的问题,从政治、政策、政府行政、各层级治理等角度,提出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启发力、说服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建议。
五、具体用稿规范
(一)主题明确,观点鲜明,思考较为深入,理论与实际结合较为紧密,避免仅仅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或只是就事论事。
(二)研究需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理论性、创新性(新问题、新案例、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等)。
(三)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逻辑清晰,框架、结构与问题叙述、论述的需要匹配。
(四)论证充分、分析深入,论据可信、丰富,表述精炼、准确、达意,字、词、句符合汉语语法和修辞的规范性要求。
(五)符合学术规范,总复制比不高于20%,直接复制比和单篇文献复制率均低于10%。
(六)关键词不少于4个,须点明文章主题和观点、创新之处;摘要应集中准确地反映和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观点和创新点,一般在300-600字,正文字数不少于10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