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202501期):
http://jnwu.nwu.edu.cn/(打不开)
https://publish.cnki.net/xbds
3、刊内电话:029-88302242
4、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5、微信公众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NWU_ZS)
6、刊内信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
2025年2月5日星期三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5年01期信息】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在其创建第二年即1903年《秦中官报》创刊;1913年即成立西北大学出版部,创办印刷所。1913年7月1日,《西北大学学报》前身——西北大学《学丛》正式创办。西北大学《学丛》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西北大学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的办学宗旨,一贯重视学术立校,也重视用学术期刊传承文明和传播新的办学理念。早期的西北大学《学丛》就确立了“所登文字注重学理,凡与学术无关者概不刊入”的重要办刊原则,其发刊词中指出:“学术基于思想,发明赖乎文章”。西北大学《学丛》就是要“树大学之先声”,立志“培育国家民族的砥柱栋梁,用学术文章经国济世,勖勉众生”,其将大学及其学术期刊的使命和社会功能提升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在新时代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北大学学报》以西北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立足新时代,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相互补益的优势,传承百年学府厚重的文脉积淀,发挥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近两年主要选题方向: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4.考古与文化传承发展
5.秦岭综合研究专题
6.文明交往史与区域国别研究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8.周秦汉唐研究
9.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10.“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
11.鲁迅研究
12.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3.人工智能+学科
14.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高质量发展研究
15.陕西著名作家作品研究
16.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话语反思与重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刊物,欢迎关注重大学术命题、有原创性和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篇幅以15 000—20 000字为宜。对于拟采用稿件本刊有酌情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特别书面声明。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亦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稿或代收、代发稿件。请作者明鉴,谨防上当。本刊倡导良好学术风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来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行为,作者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刊的状况,作者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只接收电子版投稿。
采编平台域名:https://publish.cnki.net/xbds
2、刊内网址:
https://xbds.cbpt.cnki.net/
3、官网网址:https://qkzx.nwu.edu.cn/
4、刊内电话:029-88302242
5、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6、微信公众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NWU_ZS)
7、投稿时必须表明作者的职称或学历;校外稿件必须为省部级及其以上基金资助项目,作者需要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8、刊内信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
2024年4月12日星期五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征稿简则
【2024年02期信息】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在其创建第二年即1903年《秦中官报》创刊;1913年即成立西北大学出版部,创办印刷所。1913年7月1日,《西北大学学报》前身一一西北大学《学丛》正式创办。西北大学《学丛》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西北大学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的办学宗旨,一贯重视学术立校,也重视用学术期刊传承文明和传播新的办学理念。早期的西北大
学《学丛》就确立了“所登文字注重学理,凡与学术无关者概不刊人”的重要办刊原则,,其发刊词中指出:“学术基于思想,发明赖乎文章”。西北大学《学丛》就是要“树大学之先声”,立志“培育国家民族的砥柱栋梁,用学术文章经国济世,勉众生”,其将大学及其学术期刊的使命和社会功能提升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在新时代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北大学学报》以西北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立足新时代,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相互补益的优势,传承百年学府厚重的文脉积淀,发挥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1.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3.“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研究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6.周秦汉唐宋历史文化研究
7.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9.百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创新与发展
10.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1.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
12.全民医保与健康中国研究
13.丝路考古研究
14.新时代依规治党的理论与实践
15.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话语反思与重构
16.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17.区域国别研究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刊物,欢迎关注重大学术命题、有原创性和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篇幅以10000一20000字为宜。对于拟采用稿件本刊有酌情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特别书面声明。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亦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稿或代收、代发稿件。请作者明鉴,谨防上当。本刊倡导良好学术风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来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行为,作者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刊的状况,作者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
采编平台域名:https://xbds.cbpt.cnki.net
2、刊内网址(202406期):
3、官网网址(微信公号信息):
https://qkzx.nwu.edu.cn/
5、刊内邮箱:
weiguo@nwu.edu.cn (卫玲|经济学)
huoli@nwu.edu.cn (霍丽|法学)
xbchp@nwu.edu.cn (陈萍|公共管理学)
zhaoqin@nwu.edu.cn (赵 琴|文学、新闻传播学)
xbfd@nwu.edu.cn (樊丹丹|历史学、考古)
xdxbsk@nwu.edu.cn (陈丽|技术编辑)
6、出刊日期:双月刊,逢单月15日出版。
7、微信公众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NWU_ZS)
8、投稿时必须表明作者的职称或学历;校外稿件必须为省部级及其以上基金资助项目,作者需要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研究生以上学历。
9、刊内信息: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
2024年12月23日星期一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严正声明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12月11日 11:07 陕西
近日,《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接到读者举报,诈骗团伙冒用编辑部名义,发布虚假征稿信息,骗取作者钱财。本刊编辑部再次发布严正声明如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历来坚守学术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国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从未以任何名义收取过作者版面费、审稿费、印刷费等任何费用,也从未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进行征稿或代为接收投稿。
目前,《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实行在线投稿,其他途径投稿均无效。
本刊唯一投稿通道:https://publish.cnki.net/xbds(腾云采编平台新升级后的网址)
本刊唯一官方门户网站:https://qkzx.nwu.edu.cn
本刊唯一官方邮箱地址:xdxbsK@nwu.edu.cn
本刊唯一办公联系电话:029-88302242
以上信息敬请广大读者和作者收藏。
本刊编辑部提请大家维护好自己的权益,切勿上当受骗。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2024 年12月11日
【2024年06期信息】
西北大学创建于1902年。在其创建第二年即1903年《秦中官报》创刊;1913年即成立西北大学出版部,创办印刷所。1913年7月1日,《西北大学学报》前身——西北大学《学丛》正式创办。西北大学《学丛》是全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西北大学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的办学宗旨,一贯重视学术立校,也重视用学术期刊传承文明和传播新的办学理念。早期的西北大学《学丛》就确立了“所登文字注重学理,凡与学术无关者概不刊入”的重要办刊原则,其发刊词中指出:“学术基于思想,发明赖乎文章”。西北大学《学丛》就是要“树大学之先声”,立志“培育国家民族的砥柱栋梁,用学术文章经国济世,勖勉众生”,其将大学及其学术期刊的使命和社会功能提升到了空前的历史高度。在新时代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西北大学学报》以西北大学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为牵引,立足新时代,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相互砥砺、相互补益的优势,传承百年学府厚重的文脉积淀,发挥所长,办出特色,创出一流。
1.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屑三中全会精神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3.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4.考古与文化传承发展
5.秦岭综合研究专题
6.文明交往史与区域国别研究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8.周秦汉唐研究
9.中国思想文化研究
10.“三农”问题与乡村振兴
11.鲁迅研究
12.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3.人工智能+学科
14.中国特色社会保障理论高质量发展研究
15.陕西著名作家作品研究
16.百年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话语反思与重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刊物,欢迎关注重大学术命题、有原创性和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篇幅以10 000—20 000字为宜。对于拟采用稿件本刊有酌情删改权,如不同意删改者,请在来稿时特别书面声明。本刊不向作者收取任何版面费或其他费用,亦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组稿或代收、代发稿件。请作者明鉴,谨防上当。本刊倡导良好学术风气,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来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行为,作者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刊的状况,作者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只接收电子版投稿。
采编平台域名:https:∥xbds.cbpt.cnki.net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一、沿革、宗旨和简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lal sciences edition)]的前身为创刊于 1913 年 7 月 1 日的《学丛》月刊,中经《西北大学周刊》(1924 年)、《西大学报》(1939 年)、《西北学术》(1943 年)、《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 年)等刊的发展,延续至今。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反映校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社科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以“百年学报、融通古今、立足现实、引领创新”为办刊宗旨,立足国内外科学发展前沿,展示西部学术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主管单位是陕西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是西北大学。主要刊登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为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RCCSE 权威期刊。连续多年入选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BIBF“中国精品期刊展”“全国高校社科名刊”。荣获 2019 年“致敬创刊七十年”、2022 年中宣部第六届“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2023 年“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
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学学报之一,在新时代我国人文社科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立足新时代,发挥综合性大学学科之间互砥砺、相互补益的优势,传承百年学府厚重的文脉积淀,发挥所长,办出特色。努力完成好新形势下出版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采用网上投审稿系统,且采编平台为唯一的投稿方式,网址:https://publish.cnki.net/xbds;
2)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 15000~20000字为宜,必须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文摘要、关键词(3~8 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简称中图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英文信息(题名、作者姓名、单位、摘要和关键词)。请在文稿首页地脚处依次注明该文属何种基金资助(并注明批准编号)、交稿日期。交稿时请附第一作者的姓名,单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及联系方式。文中首次出现的外国人名(知名人士可略)后必须加注英文名。
3) 摘要应用 200~300 字集中表述论文最主要的观点,切忌将摘要写成提要(背景与意义的介绍)。英文摘要一般和中文摘要对应,须用第三人称被动语态撰写,并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4) 来稿应提交 word 版本。量和单位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稿中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高低应有明显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号,请在第一次出现时用红色注明。
5) 文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一般不超过 6 幅)。插图切勿过大,宽度一般不超过 8 cm(半栏)或 16 cm(通栏),请用计算机绘图(矢量图或高点阵图)。图中文字、符号应与正文一致,中英文字体均为小五宋,照片应清晰,层次分明。
6) 参考文献请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执行。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文献序号按其在文中出现先后编排(同一文献不重复编排)。
①文献如为专著,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中、外文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3 人以下全录,3 人以上只列 3 人,后加“等”字).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具体页码标注在文章中);
②文献如为连续出版物,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作者.题目[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③文献如为专著(论文集[C])中的析出文献,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题名[M]∥专著(论文集)主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文献如为国家标准,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标准制定机构名称.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年.;
⑤文献如为专利,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⑥文献如为网上下载或电子文献,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文献载体标识 EB/OL].电子文献的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⑦文献如为报告,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报告撰写者.报告名[R/OL],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⑧文献若为报纸,按下列格式(含标点)书写:[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N],报刊名,版次(版号)。
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引用。要特别注意区别“注释”与“参考文献”(“注释”是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注,文中放右上角,注文置当页底)。
欢迎作者引用本刊文献,敬谢!!
三、特别约定
1) 稿件投递前,作者须签订论文版权转让确认书,论文的部分版权归本刊所有,一经录用,编辑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
2) 本刊实行同行专家匿名评审制。校内外稿件的录用标准相同,重点审查选题的前沿性、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和研究成果的受关注程度。
3) 稿件须为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
4) 稿件评审通过后,一经发排,不得擅自修改或变更作者署名、单位。
5) 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超星期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西北大学期刊管理中心官网,有关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印刷版稿酬一笔支付。如作者不同意通过某媒体发表者,请在来稿首页注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四、特别说明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系综合性学术刊物 , 欢迎关注重大学术命题、有真知灼见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本刊从未授权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代收、代发稿件,请作者明鉴,谨防上当。本刊倡导良好学术风气 , 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杜绝一切学术不端行为。来稿如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或人身权行为 , 作者负全部责任并赔偿一切损失。严禁一稿多投,如因作者原因造成一稿多刊的状况 , 作者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 229 号
邮政编号:710069
联系电话:029-88302242
电子邮箱:xdxbsk@nwu.edu.cn
微信公众号: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ISSN:1000-2731
CN:61-101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