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或邮箱投稿。
2、刊内网址(202303期):
https://zxxszhjx.pep.com.cn/
https://bkstg.pep.com.cn/
3、联系电话:
010-58758465;58758466(理科);58758467(文科)
010-58759285(地理、信息技术学科|微信公号信息)
4、刊内邮箱:
mouyn@pep.com.cn(理论|域外)
sunjh@pep.com.cn(语文|外语|历史| 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
zhuyz@pep.com.cn(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生物学等学科)
lyuan@pep.com.cn(地理|信息技术学科)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6、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
2024年11月7日星期四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最新投稿指南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03月30日 21:57 北京
本刊简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10-1490/G4,于2017年7月创刊,纸质与网络数字版同步出版发行。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教师、教研员、校长,以及师范院校的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管理领域的相关人员。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以“面向教育现代化,引领数字化教学”为办刊理念,聚焦基础教育教学主战场,刊载教育数字化和数字化教学的新理念、新做法、新技术、新成果,推广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实践的优秀案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服务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聚集权威专家引领方向,依托人民教育出版社庞大的教材编写专家团队把关质量,凸显权威性、专业性和引领性;根植于一线教师和教研员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实践,体现创新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创刊以来发表了顾明远、张景中、杜占元、雷朝滋、王定华、杨宗凯、何克抗、任友群、熊璋、余胜泉、柯清超、钟绍春、黎加厚等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一大批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校长的论文和文章,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所发表的文章不仅有价值、看得懂,还学得会、用得上,是一本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用性期刊,可谓数字时代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良师益友。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的文章可在中国知网上查到,发文章不收版面费,一经采用,还将支付作者稿酬。我们热切期待着您的大作哟!
欢迎投稿,欢迎订阅!
投稿平台:https://bkstg.pep.com.cn
投稿电话及信箱:
010-58758465;mouyn@pep.com.cn(理论、域外)
010-58758467;sunjh@pep.com.cn(语文、英语、历史、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
010-58758466;zhuyz@pep.com.cn(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
010-58759285;lyuan@pep.com.cn(地理、信息技术学科)
官方网站:http://zxxszhjx.pep.com.cn
http://zxxszhjx.pep.com.cn
http://bkstg.pep.com.cn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10日出版。
4、官网信息不收版面费。
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3年重点选题计划
【2023年03期信息】
2023 年,《中小学数字化教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秉承“面向教育现代化,引领数字化教学”的办刊理念,密切关注社会热点、教育关键问题以及学科研究重点,聚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致力于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高质量文章、优秀教学案例与典型应用实践,为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服务、为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服务。综合本刊专家和编委的建议,确定如下重点选题方向。
一、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
二、核心素养导向的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三、技术促进新课标落实的创新探索
四、数据驱动的“教学评”一体化探索
五、融合技术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六、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研究
七、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研究
八、“重大主题教育进课堂”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
九、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变革与创新
十、技术支持下的精准教研实践
十一、区域推进数字化教学的创新路径与典型案例
十二、国际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与实践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投稿须知
【官网信息】
栏目介绍
1.理论探讨:关注教育理论、课题等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洞悉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规律与未来发展趋势。
2.数字课堂:围绕课程改革方向,探索常态化教学中,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应用场景下,适时恰当地融入信息技术,既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又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能的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
3.创新课程:倡导核心素养导向,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和评价导向下,借助信息技术转变育人模式,创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的探索实践。如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
4.教研视点:从中观层面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思考,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名师引领:分享数字化教学先行者的成功经验、案例及成长经历,展现其独到的思想与智慧,给教师们以启迪与借鉴。
6.区域示范:挖掘和报道从学校到区域层面整体推动数字化教学的实践做法和典型经验。
7.新实践新应用:分享教师应用新技术、新平台、新产品的经验,推介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和工具,用科技为教师赋能。
8.域外传真:密切关注海外教育信息化动态,推介域外先进的数字化教育理念与可移植的实践案例,开展国内外比较研究。
9.数字咖啡屋:用随笔或札记的形式记录下教师学习和运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所经历(或观察到)的教育故事和教育问题,发表自身的感悟和心得体会,注重有温度的表达。
投稿要求
1.标题一般不超过15个字,可加副标题。文后应注明工作单位、单位详细地址和邮编、联系电话等。
2.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4500字。对于偏理论性文章,需要加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随笔类文章请控制在1500字左右。
3.文章采用Word格式,由于会有网络版同步纸质期刊,因此欢迎教师们将文章涉及的相关图片和资源一并投给我们,可以是JPG、GIF、PPT,RAR,ZIP,EXE,SWF等格式,大小限制为20M。
4.若为基金项目,请提供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5.本刊按质量甄选稿件,不收取版面费,对优秀稿件有稿酬。
6.杜绝一稿多投。
版权声明
凡往本刊投稿,皆表明作者愿意文责自负,并在录用后自愿将以下权利授予本刊:1. 修改权;2. 汇编权;3. 印刷权及电子版的复制权;4. 网络传播权;5. 翻译权;6. 发行权。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括上述使用方式的稿费。
投稿网址
https://bkstg.p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