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栏目
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投稿网址(微信公号):
https://zgxt.cbpt.cnki.net/portal
3、刊内电话:010-66093764/3744(稿件查询)
4、刊内邮箱:zgxxty@vip.sina.com
5、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一期。
6、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2024年9月14日星期六
关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编辑部主页及投稿平台迁移的通知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09月03日 16:15 北京
因中国知网系统升级,《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原编辑部主页及投稿平台停用,网站及平台数据将迁移至新网址:https://zgxt.cbpt.cnki.net/portal。投稿作者请使用原有用户名、密码登录平台进行投稿,无需重新注册。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
2024年9月3日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24年第4季度部分栏目选题计划
【官网信息】
2024-09-10 15:39:21
截稿时间:
第11期:2024年9月25日
第12期:2024年10月20日
注:各期栏目接收选题计划指定主题内容的稿件,同期接收符合栏目要求的其他主题的自然来稿。另,第10期主要刊发近期自然来稿。
一、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栏目内容主要是针对体育教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理论角度阐述、分析与解决。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中明确要求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并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激励和反馈功能,注重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本刊“教学研究”栏目11~12期针对学习评价进行专题组稿。
第11期:健康行为形成的评价设计与实施
健康行为的形成包括体育锻炼情况、所学健康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健康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绪调控与环境适应能力、健康意识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等。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撰稿。
撰稿提纲:
1.如何从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选择评价内容?
2.如何依据评价内容明确评价主体?如何结合评价情境选择评价方式?
3.如何整合多种评价数据进行分析、诊断、反馈,及优化评价结果运用?
第12期:体育品德养成的评价设计与实施
体育品德的养成包括学练、展示或比赛中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等。请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以下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撰稿。
1.根据不同水平(阶段)目标如何从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维度选择评价内容?
2.如何合理选择和运用体育品德的评价方式?
3.举例说明不同阶段、不同教学内容如何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合格标准有效实施评价?
二、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栏目内容主要是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项目的教学实践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
“教学实践”栏目11~12期重点关注“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此外,征集“游戏的创新设计与课堂应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案”及其他方面选题的实践方法类稿件。
第11~12期: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部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度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激励与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产生良好的学练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好发展。
1.基于学生在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阐述针对具体教学内容因材施教的方法与实例。
2.基于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方法与实例。
3.基于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创新与实施。
其他选题征集:
1.游戏的创新设计与课堂应用;
2.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案;
3.其他符合栏目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项目的教学实践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的稿件。
三、训练竞赛
“训练竞赛”聚焦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关注项目的先进训练理论及特色训练方法、学校体育竞赛改革、教练员与裁判员的专业能力提升、体教融合的实践与探索等。
第11~12期:“跑”类动作技术难点与专项体能
“跑”类包含短跑、中跑、长跑、跨栏跑、障碍跑等多种形式。在外部动作结构上,动作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肌体内部肌肉牵拉骨骼发生链动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在内部供能方式上,三大供能方式分别主导不同距离的项目。运动训练中,动作技术的改进与专项体能的发展需针对项目和个体特征科学施训。
1.提取“跑”类项目中典型的动作技术难点,如,短跑中的摆动腿与支撑腿的角度、幅度、高度,及由此产生的步频与步幅的关系;中长跑中摆臂姿势、脚着地方式以及跑动节奏等。要求:分析运动力学原理,提出破解方法及改进措施。
2.针对训练中创新使用的“跑”类项目的专项辅助练习方法,阐述其目的意义、动作方法及理论依据,如,短跑前侧技术、扒地技术、马克操等。
3.依据“跑”类项目主要供能方式阐述训练中的耐力发展方法,包括有氧耐力、无氧耐力、混氧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等,也可阐述依据项目特征发展其他对应动作素质的方法,如,针对髋关节灵活性、伸展性,神经反应力,动作速度及动作协调性等。
四、一线话题
1.名师风采
栏目主题:分享心路历程,讲述成长故事。
撰稿建议:呈现体育名师教育教学理念,分享体育名师个人成长历程和典型故事,展示体育名师风采风貌,凸显体育名师辐射引领作用,树立体育名师榜样和典型。
投稿对象:地市及以上中小学体育名教师。
作者要求: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全国或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或获得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
素材建议:需提供2~3张个人照片,可拍摄并提供5~8分钟的个人视频。
2.阳光操场
栏目主题:因地制宜设计,实施全员参与。
撰稿建议:1)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室外(室内)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念、内容、组织与评价等;2)校内体育竞赛系列:各类全员运动会(如,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比赛、小小童奥会等的理念、内容、组织与评价等;3)校内其他活动系列: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亲子体育活动、小胖墩儿训练营等的理念、内容、组织与评价,等等。
注意事项:突出特点、特色等;突出全员参与;操作简便,易推广与普及;体现出创新性。
3.教师心声
栏目主题:分享教学感悟,探索为师之道。
撰稿建议:1)教师帮助“学困生”提高能力水平、重拾信心的故事或案例;2)新入职教师解决困惑、老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期的故事或案例;3)体育教师做班主任发挥学科优势的故事或案例;4)教师间结对帮扶的故事或案例;5)体育教师与学生、其他学科教师和学校领导有效沟通的故事或案例;6)体育教师支教的故事或案例;7)体育教师育人的其他故事或案例,等等。
4.家庭体育作业
栏目主题:巩固知识技能,养成运动习惯。
撰稿建议:
内容要有依据、有目标:要紧扣“双减”和《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等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重构大单元/模块内容,形成完整的大单元/模块下的作业设计,主要包含单元作业目标、具体作业内容、设计意图、评价标准等。
设计要有层次、有重点:要凸显体育学科的特点与大单元/模块学习的重难点,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情,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结构上要有层次性和递进性,形式上要便于学生理解、操作,语言简洁,表述准确。
实施要有原则、有评价:要坚持安全性原则,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场地、天气、着装等影响因素;要坚持简便性原则,器材简单轻便易获取,练习形式以实用有效为主;要坚持反馈性原则,通过作业展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现家庭作业的成效,切实做好家庭作业的评价、反馈工作,确保评价落地见效,进一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5.活力课后
栏目主题:建构课后体育服务体系,展现健身育人校园文化。
内容要有特色、有新意:要充分整合学校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多种运动项目或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多元成长、个性发展,并突出学校课程特色。
设计要有目标、有计划: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运动基础、兴趣需求等,设计学年、学期开展课后服务的目标与任务。围绕目标,设计好课后体育服务的教学计划、内容,以及准确创设教学情境、选用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活动等,确保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整体全面。
实施要有过程、有成效:从课后体育服务的过程、体育比赛成绩、运动技能展示、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方面、多角度展现学校师生在课后服务中取得的成效,切实做好课后服务的评价、反馈工作,确保评价落地见效,为学生全面发展作出课后服务工作的应有贡献。
6.各抒己见
栏目主题:实践教学方法,探索更优策略。
撰稿建议:针对近2年《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已刊发的文章,读者可结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本校的校情学情、场地与器材差异等,在实践过程中对比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提出改进或完善的建议。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栏目设置及投稿须知
【2024年01期信息】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教育部主管期刊,是唯一面向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杂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本刊均不收取审理、编辑等任何费用。
一、《中国学校体育》栏目设置及介绍
政策管理:宣传及解读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引领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理论争鸣:引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争论得以正确进行,以期明确是非,最终取得一致,逐步营造学校体育理论界学术争鸣的良好科研氛围。
教学研究:体育教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理论角度阐述、分析与解决。
教学实践: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或项目的教学实践中的优秀经验和做法。
教师教研:关注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推动体育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科研能力培养、教研组建设与管理、教师培养与培训等。
训练竞赛:结合学生运动员及特长生的特点,针对项目的先进训练理论及特色训练方法、学校体育竞赛改革、教练员与裁判员的专业化能力提升、体教结合的实践与探索等。
海外传真:国外学校体育的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特色体育等介绍,及对作者的反思和启发。
装备与器材:针对《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中规定器材的创新使用、多功能开发,废旧资源再利用,器材自制与使用,场地器材的保养与维护等。
体质与健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有效实施,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含大学),以及运动损伤的防治、体育保健等。
一线话题:
1.名师风采:名师成长之路,讲述成长故事
2.教师心声:分享教学感悟,探索为师之道
3.阳光操场:展示各校智慧,增强学生体质
4.各抒己见:点击本刊文章,议论课改热点
5.家庭作业:巩固知识技能,养成运动习惯
网研集锦:“网研集锦”栏目已成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研讨质量最高的互动式网络教学研讨平台之一。子栏目:
1.案例研析:每2个月组织一次研讨,以解析案例为载体,探讨课改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并择优选取稿件刊发。
2.草根争鸣:以“依靠专家引领,汇聚众人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学能力”为宗旨,切实解决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每月定期组织研讨,摘选优秀总结性文章刊发。
3.群英荟萃:依托杂志读者Q Q群(群一:50011898;群二:43139651;群三:131779625),汇聚全国各地一线体育教师的思想,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群内体育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杂志刊发内容以读者Q Q群每2个月定期研讨话题的整理与总结为主。
二、《中国学校体育》投稿须知
1.如您是首次投稿,需先注册(注册网址:http://zgxt.cbpt.cnki.net/EditorEN/index.aspx?t=1),注册成功后,方可投稿。注册时,请务必记住账号及密码,并留有联系方式。
2.注册投稿人需为上传文稿第1作者,其他作者注册投稿无效。稿件有关修改等问题编辑部仅与第1作者联系。
如文稿中有多名作者,需在文稿中一一罗列,如文稿中未写明所有作者姓名等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以注册作者为准,如需更改,需在文稿刊登前,以文字的形式说明情况,并需要所有作者手写签字,以纸质版形式邮寄至杂志社,杂志社收到说明后,再与作者沟通后才可更改。
3.凡向本刊投稿,则已默认该文未一稿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其他报刊,如发现一稿多投,将记入黑名单。
4.投稿前,请先查看栏目设置及介绍,针对各栏目要求及相应选题计划进行投稿。
5.投 稿 时,建 议 选 择“导 航 式 投稿”,请在题目前写明拟投栏目名称,并选择相应的拟投稿栏目;“著作权授权声明”处点“同意”后,再点“确定投稿”。返回“稿件中心”查看是否生成稿件编号,如生成,则投稿成功。
6.投稿时须符合本刊规范及要求,严禁抄袭或剽窃他人成果,如发现涉嫌抄袭情况,将记入黑名单。
7.文章若为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项目阶段性成果,务必在文稿中写明基金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
8.投稿后,如在45天内未收到任何回复,可通过编辑部主页的“在线留言”留言给编辑部,编辑将第一时间反馈。
9.投稿及修返稿件一律上传word版本,不接收其他格式的稿件。凡退修稿件,请参照平台审理意见进行修改,并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传至平台。编辑部对投稿及修返稿件有修改权,如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文末注明。
2、刊内网址(202210期):
http://zgxt.chinajournal.net.cn
https://zgxt.cbpt.cnki.net/
3、出刊日期:月刊,每月出版一期。
4、刊内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欢迎投稿。
5、刊内信息:自2021年第1期起,所有经本刊录用刊发的自然来稿,不再向作者支付稿酬。
2023年2月22日星期四
【2022年06期信息】
《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为教育部主管期刊,是唯一面向全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杂志,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科学性、实用性和权威性。本刊均不收取审稿、编辑等任何费用。
一、《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栏目设置及介绍
海外传真:国外学校体育的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管理制度、特色体育等介绍,及对作者的反思和启发(具体内容及方向详见编辑部主页“通知”栏)。
1.阳光操场
栏目主题:因地制宜,全员参与。
撰稿建议:大课间体育活动系列。学校集中开展的跑操、自编操等的组织形式、操作方法与管理策略;室外分班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组织方法与评价形式;室内安排的大课间活动内容、组织与评价等。校内体育竞赛系列。达标运动会、足球运动会、跳绳运动会、左手运动会、亲子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生肖运动会、体育嘉年华、体育节、校园吉尼斯、小小童奥会等。校内其他活动系列。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兴趣小组、课外体育活动课、亲子活动、小胖墩儿训练营、家长委员会组织的校内竞赛等。
注意事项:在呈现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的基础上,要有评价分析与实施建议,突出特点、特色等。要表述清楚具体的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要突出全员参与,具有实用性、普适性。即:操作简便,易推广与普及。要有评价分析与实施建议。即:针对本校的活动内容与组织方法,从优点优势、问题与改进等方面进行自评,并为其他学校的设计、实施与推广提供具体建议。各校要体现各自的特点,体现出创新性,展现出校园体育文化特色。
2.各抒己见
撰稿建议:针对近2年已经发表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的文章,在实践过程中对比发现更好的方法提出改进建议,抑或深度剖析提出反面质疑观点。
3.名师风采
栏目主旨:体育教师,一个平凡的岗位,一个普通的教师群体。他们,爱岗敬业、勇于探索,在骄阳下,在风雨中,为立德树人贡献着智慧与力量,并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师德高尚、教有专长、育体育心、事迹感人的体育名师。本栏目旨在为体育名师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分享个人成长历程,树立体育名师品牌,引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并激发体育教师积极投入学校体育事业。栏目主题:名师成长之路——分享心路历程,讲述成长故事。
呈现内容要求:教育理念;成长之路;风采展示(个人照片2~3张备用,同时可拍摄5~8分钟视频并以二维码形式呈现)。
投稿对象:各省(直辖市)中小学体育名教师。
注:具有以下条件的作者才可投稿:具备良好的师风师德,在全国或者一定区域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或获得特级教师、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的教师。
4.教师心声
栏目主旨:唯有真情动人心,融合作者的真诚、真情,具有鲜活生命力的真诚故事,将强烈引发读者的心理好奇和情感共鸣。《教师心声》栏目旨在通过故事述说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感悟,以亲和的讲故事形式探索教研之道。
网研集锦:“网研集锦”已成为全国一线体育教师参与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研讨质量最高的互动式网络教学研讨平台之一。子栏目:
3.群英荟萃:依托杂志读者QQ群(群一:50011898;群二:43139651;群三:131779625),汇聚全国各地一线体育教师的思想,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群内体育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杂志刊发内容以读者QQ群每2个月定期研讨话题的整理与总结为主。
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投稿须知总体要求:
2.注册投稿人需为上传文稿第1作者,其他作者注册投稿无效。稿件有关修改等问题编辑部仅与第1作者联系。如文稿中有多名作者,需在文稿中一一罗列,如文稿中未写明所有作者姓名等信息(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以注册作者为准,如需更改,需在文稿刊登前,以文字的形式说明情况,并需要所有作者手写签字,以纸质版形式邮寄至杂志社,杂志社收到说明后,再与作者沟通后才可更改。
4.投稿前,请先查看栏目设置及介绍,针对各栏目要求及相应选题计划进行投稿。5.投稿时,建议选择“导航式投稿”,请在题目前写明拟投栏目名称,并选择相应的拟投稿栏目;“著作权授权声明”处点“同意”后,再点“确定投稿”。返回“稿件中心”查看是否生成稿件编号,如生成,则投稿成功。
8.投稿后,如在45天内未收到任何回复,可通过编辑部主页的“在线留言”留言给编辑部,编辑将第一时间给您反馈。
稿件要求:
1.稿件内文中应包含:文章题目,作者信息(姓名、单位名称、邮编及为邮寄样刊所用的详细地址),文章正文,如有参考文献,需一一罗列参考文献(具体规范详见第5条),无须添加摘要及关键词,且注意稿件文字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含参考文献)。
2.全文字体为宋体,除标题为小四号加粗以外,其他字号为五号。
3.正文撰写体例
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居中;
副标题:宋体,五号字,加粗,居中;
作者信息:姓名(单位名称及邮编)如,吴爱军(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13017);吴爱军1吕兵文2(1.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第二十四中学天宁分校,213017;2.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中学,264422)
一级标题:使用汉字数字(如,“一、******”),宋体,五号字,加粗,左对齐;二级标题: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宋体,五号字,非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若有三级或四级标题,二级标题为“(一)***”,三级标题为“1.***”,四级标题为“(1)***”);
正文:宋体,五号字,非加粗,首行缩进2个字符;
图题:居于图片正下方,并以“图1***”的形式注明图片内容;
表题:居于表格正上方,并以“表1***”的形式注明表格内容;
参考文献:详见下文第5条(无参考文献可不加)。
4.内文中的图片必须是自己拍摄或绘制,请勿从网络中下载或在视频中截屏,拍摄图片中的师生必须着运动服及运动鞋。如内文中有拍照图片,可直接将照片复制至内文中并压缩其大小,以看清图片内容为宜(一定保存拍照原图,稿件一经录用需要二次上传原图,且图片不得小于2mb),请勿以附件形式上传至平台;如内文中是自绘图片,可直接放于内文中。
5.如文中引用他人观点,需写明参考文献,并在文中录入上标,文中录入上标序号(如,[1])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如,[1])必须一致,参考文献录入格式如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1]孙喜和,陈昌福.“主体单元”构建——主体作用发挥的一种新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18,292(1):67-68.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2]杨立国.中小学体育教学疑难问题会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06-508.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3]李小伟.培育学生良好习惯为健康中国奠基[N].中国教育报,2018-01-12(8).
(4)学位论文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略。
(5)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6)译著
格式:[序号]原著作者.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各栏目要求:
《网研集锦》栏目稿件,请勿投至投稿平台。《案例研析》子栏目稿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稿件投至指定邮箱:zgxxtyalyx@163.com;《草根争鸣》子栏目稿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将稿件投至指定邮箱:caogenluntan@163.com;《群英荟萃》子栏目,暂不收录自然来稿,均以本刊读者QQ群群管理员稿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