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投稿方式:在线投稿。
2、刊内网址:https://ssxk.sicnu.edu.cn/
(202402期)
3、刊内电话:028-84768861
4、官网邮箱:ssxk@sicnu.edu.cn
5、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四期。
6、微信公号:三苏学刊(ssxk2024)
7、官网信息:不收取任何费用。
2025年3月6日星期四
《三苏学刊》征稿启事
【官网信息】
《三苏学刊》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ISSN 2097-4663,CN 51-1808/C),于2024年创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稿件主题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相关皆可,亦可不以三苏为研究对象而论及宋代文学、史学、哲学。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期刊管理和编辑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规定,本刊对作者稿件的结构、格式及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稿件结构与格式
(一)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地概括文章要旨,一般不超过25个字。
(二)作者和单位:作者姓名独立成行。单位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名称和邮政编码。
(三)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且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自明性,不作自我评价,不使用“本文”“作者”作主语,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字数为400字左右。
(四)关键词:3~6个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
(五)基金项目:本文系……项目“……“(项目编号)的……成果。
(六)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历,职称,E-mail。
(七)正文: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达,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字数以10000字左右为宜。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文章可不受字数限制。正文叙述层级以分标题“一、(一)、1、(1)”形式逐级标目。文中首次涉及某古代年号,需括注公元纪年,后文同一年号不再括注。
(八)注释: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当页地脚处,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不采用“同上注”“同前注”等形式。
(九)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采用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标注。专书文献首次出现时应标注完整出版信息,再次出现时可省略出版信息,只保留作者、书名、页码。详细著录规范请参见本刊网站。
(十)英文部分:与中文一一对应的英文题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
二、其他问题
(一)投稿请从本刊网站ssxk.sicnu.edu.cn首页“作者投稿”入口进行网上投稿。投稿时系统会进行智能审校,作者可参考审校结果对文章进行修改后重新提交修改稿。同时,请作者下载版权协议并签字后上传系统。
(二)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若3个月内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三)本刊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来稿一经发表,即按国家版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规定奉付报酬,并赠当期刊物2本。
(四)为扩大学术交流和适应媒体融合出版的需要,除以印刷版外,本刊拟以网络版、电子版等传播形式出版。上述所有出版形式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本刊以稿酬的形式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传播形式出版,请在来稿中声明。
(五)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若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说明。
(六)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否则作者自负其责。
(七)作者请在投稿系统中与编辑交流稿件相关事宜。其他事项可以通过本刊邮箱ssxk@sicnu.edu.cn联系。
2、官网网址:https://ssxk.sicnu.edu.cn/
(主办单位官网→学术期刊)
3、官网电话:028-84768861
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
《三苏学刊》是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四川师范大学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于2024年创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稿件主题与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相关皆可。不以三苏为研究对象,论及宋代文学、史学、哲学者亦可酌情收录。
(一)题名
题名应概括文章的要旨,简明、具体、确切,一般不超过25个字。同时需有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题名。
(二)作者信息
题名下标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名称和邮政编码。同时需有与中文对应的英文作者信息。
每篇文章都应有作者简介(含本篇所有作者)。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一)、性别、籍贯、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和联系电话。
(三)摘要
摘要应提供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应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和自明性,不作自我评价,不使用“本文”“作者”作主语,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字数为400字左右。同时需有与中文对应的英文摘要。
(四)关键词
每篇文章应选3~6个能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名词性术语作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五)基金项目
基金资助项目产出的文章,应标注该基金名称及项目编号。
(六)正文
正文要求观点明确、立论新颖、论据可靠、语言规范通达,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字数以10000字左右为宜。
有重大学术价值的文章可不受字数限制。正文叙述层级最多3级,采用“一、(一)、1、(1)”的层级形式标目。
文中首次涉及某古代年号,需括注公元纪年。后文同一年号,可不再括注。
(七)注释
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文内注释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集中列于当页地脚处,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序号标注。不采用“同上注”“同前注”等形式。
(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作者写作论文时所引用、参考的文献目录。参考文献应按正文中先后次序采用顺序编码制用脚注方式置于当页地脚处。
(一)本刊实行匿名审稿制度。来稿若3个月内未见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律不退,作者请自留底稿。
(二)本刊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来稿一经发表,即按国家版权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规定奉付报酬,并赠当期刊物2本。
(三)为了扩大学术交流和适应媒体融合出版的需要,本刊除以印刷版外,拟以网络版、电子版等传播形式出版,上述所有出版形式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本刊以稿酬的形式一次性给付。若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传播形式出版,请在来稿中声明。
(四)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来稿进行必要的编辑处理。若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作任何改动,请在来稿中说明。
(五)来稿请勿一稿多投,严禁抄袭、剽窃,否则作者自负其责。
(六)投稿请从本刊网站ssxk.sicnu.edu.cn首页“作者投稿”入口进行网上投稿,并在投稿系统中与编辑交流稿件相关事宜。其他事项可以通过本刊邮箱ssxk@sicnu.edu.cn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