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栏目
低频栏目
审稿时间:暂无参考数据,审稿时间不确定!
见刊周期:-
温馨提示:以上只是参考信息,实际情况会根据投稿主题、稿件质量和数量、审稿流程有所差异。想获得更准确信息请联系期刊的编辑部进行咨询。
1、该刊为集刊无CN刊号。
2、投稿方式:邮箱投稿
3、主办单位官网:http://www.wuhanass.org.cn/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4、刊内邮箱:whshkx@163.com
5、刊内微信公众号:大江学术(WHASS_1983)
6、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4辑。
7、微信公众号信息:不收版面费审稿费。
2025年9月8日星期一
《武汉社会科学》征稿启事
【官方微信公众号信息】
大江学术2023年12月25日12:03发表于湖北
01
《武汉社会科学》由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每年出版四辑。
《武汉社会科学》致力于打造“武汉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主要聚焦武汉高质量发展和超大城市治理的战略性、关键性、长期性议题。主要栏目有: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建设、改革开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等。刊登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演讲文稿、对话访谈、时评笔谈等多种体裁的学术作品。挚诚欢迎各界人士积极投稿。
02
1.来稿需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具备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2.必须是未发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译作者应保证译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的权利,并在可能的损害产生时自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严禁学术不端行为,文责自负。
3.来稿请勿一稿多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编辑部发出是否录用通知。文稿一经录用,如无特殊声明将默认授权允许收录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
4.来稿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奉当期刊物。
5.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获奖或被其他报刊转载、摘登等,请及时通知本刊编辑部。
6.作者投稿时请发送电子稿件,投稿邮箱为whshkx@163.com。
03
1.各体裁学术作品字数要求:
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字数8000字左右。演讲文稿、对话访谈、时评笔谈以3000-5000字左右为宜。
2.来稿应包含以下信息:
(1)中文标题、摘要(300-500字)和关键词(3-5个);
(2)正文;
(3)所有作者的姓名、学历或学位、单位、职称、研究方向;
(4)来稿作者联系电话(手机)、电子邮箱、通讯地址和邮政编码;
(5)基金项目类文章请注明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3.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
按“ 一” “(一)” “1.” “(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4.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冒号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表题置于表上,图题置于图下。可以用文字表述清楚的内容尽量不用图表。
5.注释体例: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 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页下注释示例:
① 彭雷霆、曾嘉怡:《后疫情时代武汉城市文化形象的重塑》,《新闻与传播评论》2022年第1期。
② 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第4,41页。
③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第170页。
④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编《长江志·水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第14页。
⑤ 赵玉金:《民营经济发展回顾与启示——从“五老火锅宴”谈起》,《中华工商时报》2021年7月22日第3版
⑥ 尚大原、张龙:《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批复》,长江云网站2022年12月8日,https://news.hbtv.com.cn/p/2325693.html,访问日期:2023年6月30日。
4、出刊日期:季刊,一年出版4辑。
2023年8月21日星期一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大江学术 2021-09-02
01 《武汉社会科学》是专注于武汉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的学术出版辑刊,由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每年出版四辑。
《武汉社会科学》聚焦武汉高质量发展和超大城市治理的战略性、关键性、长期性议题,设置经济发展、民主法治建设、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建设、改革开放、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等栏目,刊登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演讲文稿、对话访谈、时评笔谈等多种体裁的学术作品。
《武汉社会科学》来稿需注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具备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来稿须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应保证对其作品具有著作权并不侵犯其他个人或组织的著作权。译作者应保证译本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者的任何可能的权利,并在可能的损害产生时自行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来稿请勿一稿数投。文稿自收到之日起,三个月内编辑部发出是否录用通知。文稿一经录用,如无特殊声明将默认授权允许收录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
作者投稿时请发送电子稿件,投稿邮箱为whshkx@163.com。
《武汉社会科学》鼓励学术创新、探讨和争鸣,所刊文章不代表编辑立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翻译。
02 来稿体例
2.稿件第一页应包括如下信息:
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单位、通信地址、邮编、电话与电子邮箱。
3.稿件第二页应提供以下信息:
文章标题;中文摘要;3至5个中文关键词。
演讲文稿、对话访谈、时评笔谈无需提供摘要和关键词。
4.稿件正文内各级标题按“ 一” “(一)” “1.” “(1)”的层次设置,其中“1.”以下(不包括“1.”)层次标题不单占行,与正文连排。
5.各类表、图等,均分别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后加冒号并注明图、表名称;图编号及名称置于图下端,表编号及名称置于表上端。
6.注释体例
(1)本辑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根据被引资料性质,作者原创作品格式为作者姓名+冒号+篇名或书名;非原创作品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译”“编著”等字样。
(2)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每页单独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如确有对文章观点有重要启发的著述,未及在脚注中说明的,可在文后以“参考文献”方式列出。请将参考文献中外文分列,中文文献在前,外文文献在后。中文参考文献按照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外文参考文献按照作者姓氏首字母排序。
参考文献格式请参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