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J.Sci. Food. Agr丨中国水稻栽培水足迹生产力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阅读: 2023/9/27 10:11:51

    论文内容

    研究背景:

    粮食和水安全是我们星球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农业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不到8%,但却占全国用水量的60%以上。我国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十年来种植面积已超过30万公顷水稻在除青海以外的所有省份都有广泛的分布和种植,因此超过一半的中国人以大米为主食。另一方面,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100立方米,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此外,由于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增加了灌溉和排水的需求在水资源和粮食短缺的情况下,减缓农业生产对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水生产力(WP)是评价粮食产量和水投入之间关系的最常用指标,可描述为由一个单位的水投入获得的粮食产量,产出项目一般为田间经济产量,而水的投入则根据评估的角度有多种选择。因此,WP指数的具体命名方式是由水输入项决定的,如灌溉水生产力(IWP)、蒸散发水生产力(EWP)、雨水生产力(RWP)和广义水生产力(GWP)。以灌溉用水为水输入项,是节水灌溉水平的评价指标,直接反映了水输入成本与经济产出之间的关系,因此受到农民的关注。且提高水分生产率是农业用水控制的基础,水足迹为确定作物与水分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全面的方法。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以蓝、绿、灰、白四种水足迹之和作为水输入项,计算水足迹生产率(WFP),通过对1996-2015年中国水稻水足迹的计算,分析中国省级WFP的时空分布格局,识别WFP的驱动力,探讨中国水稻水足迹生产力(WFP)的提升策略和时空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论: 全国水稻种植水足迹为240.97 G m3,绿水占总水足迹的43.9% ,水足迹生产力(WFP)是0.795 Kg m-3,在计算的所有30个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都在增加,北部省份的增长率大于该国南部省份。在观察到的所有年份中,粮食计划署按地域分组。WFP值较高的省份集中在长江以南,而WFP值较低的省份大多分布在华北和西北次区域。 降水和日照时数是水稻WFP最明显的驱动因子。 农业投入,例如农业机械动力、杀虫剂和灌溉效率,对粮食计划署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WFP是反映作物水分关系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综合指标。 改善农业投入和灌溉技术是粮食计划署推广的可靠办法。 东北地区对提高粮食计划署的粮食需求最为迫切,而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的纳入将进一步减少无效用水占用,提高用水效率。

    转自:“农科学术圈”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NATURE丨农业转型和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下一篇:香港科技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招聘博士后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