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我校成功主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

    阅读: 2023/9/27 15:35:18

    9月16日,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在北京银行大厦三楼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暨面向2035的国际金融治理”。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等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近3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并作精彩发言。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发表致辞演讲

    尚福林发表致辞演讲。他就如何发挥好金融作用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确保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要加强区域内跨境金融合作,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第三,要完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持续提高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管理能力。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宁吉喆发表致辞演讲

    宁吉喆发表致辞演讲。他就目前经济形势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第一,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总体恢复,呈现为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特征。第二,要努力化解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等矛盾和挑战。第三,要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增强弱项,坚持以高水平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动力,调动一切稳定经济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以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预期目标。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发表致辞演讲

    霍学文阐述了国际金融发展的五个趋势和特点:一是货币体系更加多元化;二是服务方式更加数字化;三是金融市场更加一体化;四是跨境金融更加立体化;五是金融监管更加国际化,各国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管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同时他还分享了北京银行不断探索国际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并就北京银行重点打造的“五大特色银行”进行了详细介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吴卫星发表致辞演讲

    吴卫星在致辞中首先代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在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与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稳固的经济和以我为主的政策安排为我国提供了应对挑战和把握机遇的条件。放眼未来,我国对内应坚持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继续执行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外部冲击对国内市场造成扰动。此外,他还介绍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多年以来的学科建设成就与最新取得的科研成绩,并期待各位嘉宾继续支持和关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发展。

    王玉荣、尹志超、乔依德、高海红、杨子荣(从左至右、从上至下)

    依次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四个主题论坛

    本次论坛本着“全球视野、中国基石、现代问题、未来战略”的理念,邀请多领域专家,围绕国际金融发展趋势和问题开展深入的、多角度的闭门研讨。论坛由开幕式致辞和围绕四个主题展开的主旨演讲组成,其中四个主题包括:科技地缘政治海啸与面向2035的国际金融变局;面向2035人民币、美元、欧元等货币的等量齐观与战略意外;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暨面向2035的国际金融治理;数字金融、数字科技与面向2035的中美欧产业集群博弈。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与金融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全球前沿科学与艺术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玉荣,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尹志超,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执行理乔依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海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子荣依次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四个主题论坛,三十多位参会专家学者就此展开热烈讨论,发表观点建议。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参会人员合影

    近年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重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与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此次论坛由我校主办、金融学院承办,也再次体现了学校在国内金融研究领域的重要地位,提升了我校金融学科的社会影响力。金融学院的部分师生代表赴北京银行参与了此次会议。

    转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新书推介 | 陈彦斌:《道德经》与中国特色宏观调控

    下一篇:我校成功主办首届全球上市公司30人智库论坛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