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学术报道】突破性发现!华南理工大学学者首次实验发现磁霍普夫子

    阅读: 2023/12/18 17:53:32

    华南理工大学郑风珊教授联合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Nikolai S. Kiselev博士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Filipp N. Rybakov博士等学者,共同在晶体中直接观察到磁霍普夫子(Hopfion)。相关成果以“Hopfion rings in a cubic chiral magnet”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霍普夫子是几十年前预测的磁自旋结构,近年来已成为热门且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物理系研究员Filipp N. Rybakov表示,从基础和应用的角度来看,该研究结果很重要,因为实验物理学和抽象数学理论之间已经出现了一座新的桥梁,有可能导致霍普夫子在自旋电子学中得到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郑风珊教授亦表示“磁霍普夫子的实验发现为自旋电子学、下一代信息存储技术、非传统计算技术(如类脑计算)等提供了新的方向。”。

    磁性斯格明子和霍普夫子是拓扑结构,由于其独特的类粒子特性而成为过去10年的热门研究课题。斯格明子是二维的,类似于涡旋状的弦,而霍普夫子是磁性样本体积内的三维结构,类似于甜甜圈形状的封闭、扭曲的斯格明子弦。

    尽管近年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仅在合成材料中报道过磁性霍普夫子的直接观察。最新研究成果是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全息术,在B20型FeGe板晶体中稳定这种状态的第一个实验证据。结果具有高度可重复性,并且与微磁模拟完全一致。研究人员提供了统一的斯格明子—霍普夫子同伦分类,并深入了解三维手性磁体中拓扑孤子的多样性。

    这些发现开辟了实验物理学的新领域。同时,由于该物体是新事物,其许多有趣的特性仍有待发现。研究人员表示,霍普夫子未来最受关注的应用领域包括赛道内存、神经形态计算和量子位。

    来源:科学报,爱科会易(www.uconf.com)仅用于学术交流

    转自:“Academic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6)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黄凤志 孙雪松: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传统地缘政治思维的超越

    下一篇:【学术报道】碳材料家族再添2位新成员,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