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期刊】武汉工程大学江吉周/邹菁团队APCS原创论文:水蒸汽浴FeS?高效 Fenton降解甲草胺性能研究

    阅读: 2023/12/19 14:56:11

    第一作者:江吉周

    通讯作者:王海涛

    通讯地址:武汉工程大学,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本文亮点

    本研究基于水蒸汽对FeS2的热处理,开发了一种提高硫化铁矿物Fenton活性的新策略,研究发现经水蒸汽热处理后的FeS2 (Heat-FeS2)对甲草胺 (ACL) 的非均相Fenton活性比由水热反应制备的母体FeS2 (Fresh-FeS2)更高。Heat-FeS2 的Fenton活性大幅增强主要可归因于含量增加的高活性表面Fe2+/Fe3+组份、较高的Fe2+浸出量和最佳的反应pH条件。

    研究背景

    甲草胺(ACL)具有长期残留性、高毒性和生物蓄积性,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威胁生命健康。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寻找和设计一种更绿色、更有效、更低成本的甲草胺降解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硫化铁(FeS2)是一种既有氧化性质又有还原性质的铁基材料,具有典型的立方结构,类似氯化钠晶体,其生成活性氧和降解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类Fenton活性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表面含铁活性位点的暴露有限,它们的类Fenton活性通常不高。因此,探索简便高效且能显著提升FeS2类Fenton反应活性的新策略至关重要。

    核心内容

    1. 水蒸汽浴后FeS2表面活性组分的生成与转化机制研究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一系列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显著促进FeS2晶格Fe2+向表面活性Fe2+的转化,同时增强表面SO42?的生成,从而形成高酸性表面。此外,热处理后Fresh-FeS2 表面Fe2+在表面总铁中的百分比从13%提高到了Heat-FeS2的29%,而且Heat-FeS2的Fe2+浸出量也远高于Fresh-FeS2的Fe2+浸出量。

    2. 水蒸汽浴后FeS2对ACL的非均相Fenton降解活性研究

    研究发现经水蒸汽热处理后的FeS2 (Heat-FeS2)对ACL的非均相Fenton活性比由水热反应制备的母体FeS2 (Fresh-FeS2 )更高。在初始pH为6.3时,Heat-FeS2 -Fenton体系对ACL的降解速率为0.48 min?1,约为Fresh-FeS2 -Fentton体系的23倍。电子自旋共振分析和苯甲酸探针实验证实,与Fresh-FeS2 -Fenton体系相比,在Heat-FeS2 -Fenton体系中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 2? )。此外,为进一步阐明Heat-FeS2材料ACL降解活性增强的机理,本研究还通过XPS技术监测类Fenton反应前后Heat-FeS2表面Fe和S物种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H2O2反应后,Fresh-FeS2和Heat-FeS2中Fe2+和Fe3+的表面含量显著增加,S22?物种的表面浓度则相对下降,证实S22?物种在Fe3+还原为Fe2+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黄铁矿(FeS2)为研究对象,基于水蒸汽对FeS2的热处理,开发了一种提高硫化铁矿物Fenton活性的新策略。结果表明,经水蒸气浴后所得Heat-FeS2-Fenton体系对ACL的降解速率为0.48 min ?1 ,约为Fresh-FeS2 -Fentton体系的23倍。Heat-FeS2的Fenton活性大幅增强主要可归因于水蒸气浴后含量增加的高活性表面Fe2+/Fe3+组份和较高的Fe2+浸出量。重要的是,本研究不仅加深了对FeS2氧化转化、腐蚀及其对天然环境中有毒有机物转化与降解的认识,而且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硫化铁矿物的高效Fenton氧化方法。

    第一作者简介

    江吉周

    武汉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兼任SCI收录期刊Carbon Letters副主编、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青年编委、EcoEnergy首届青年编委、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石油炼制与化工》首届青年编委、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湖北省/江西省科学技术厅科技专家库高端专家、湖北省首批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入选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二维碳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现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2篇正封面论文)、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Carbon、Nano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Small、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奖叁等奖1项;科研成果被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央级)、今日头条、研招网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通讯作者简介

    王海涛

    武汉工程大学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SCI收录期刊Carbon Letters副主编,《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青年编委,湖北省第三批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入选者,“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分管副主任。近年来主要从事新型二维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在光/电催化裂解水制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正极氧电催化、电化学传感、超级电容器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迄今为止,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47篇,总被引2100余次,h因子26(Google Scholar),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mall、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Green Chemistry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SCI学术论文27篇,先后6篇入选ESI高被引或热点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指导本科生获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创新创业类)全国一等奖1项。

    转自:“蔻享学术”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5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亚非研究 | 政治转型以来缅甸女性参与政治选举的实证分析 (文/孔建勋 李兰)

    下一篇:【招聘】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马丽然副教授课题组长期招聘博士后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