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3/12/20 10:22:15
背景
在过去的十年中,微生物与癌症之间的联系已经被证实,微生物群在恶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新的证据突显了癌症和微生物群之间的复杂关系。例如,在乳腺癌中,抗生素治疗与疾病的发展相关,而乳腺癌组织中的微生物生态失调可能与疾病阶段相关。最近,细菌已被证明不仅在发病机制中起作用,而且在治疗策略的临床反应中也起作用,因为在黑色素瘤和其他上皮来源的肿瘤中,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为基础的治疗的应答者和无应答者中,特定菌株的富集被描述。目前正在努力了解如何利用微生物群提高免疫治疗应答率。迄今取得的最显著的临床结果是在晚期黑色素瘤中,将ICI应答者的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到无应答者身上,使无应答者对ICI治疗敏感,从而克服了对治疗的原发性耐药。有报道表明,微生物群可通过IL-12介导的机制提高ICI疗效,但微生物群发挥作用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简介
2023年9月13日,来自意大利人道主义大学的Valentina Ferrari及其团队在Cancer Cell (IF: 50.3)杂志上发表名为Sensitizing cancer cells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by microbiota-mediated upregulation of HLA class I的研究[1]。
研究亮点
1、微生物群通过其代谢输出 (后生物制剂)改善癌症免疫治疗。
2、后生物制剂诱导HLA上调,增强T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
3、在小鼠模型中,联合应用后生物制剂可控制肿瘤生长。
4、NLRC5在生物后介导的HLA I类表达上调中起关键作用。
主要结果
后生物制剂影响肿瘤生长,上调肿瘤调控MHC I类抗原与免疫治疗联合在体内的表达
已发表的研究强调了ICIs治疗后的癌症细胞免疫逃逸与HLA I类分子下调和/或缺失之间的联系。由于上述数据显示后生物制剂能够上调HLA类表达,并随后增加TA特异性T细胞应答,因此我们试图了解是否可以在体内系统中重现这一情况。为了评估后生物制剂与ICIs联用时是否可增加TA特异性免疫应答,我们将4T1小鼠TNBC细胞原位移植给雌性BALB/c小鼠,并使用抗PD-1单克隆抗体 (mAb)联合后生物制剂或溶剂对照进行治疗 (图2A)。如图2B所示,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生物后治疗 (与抗PD-1联合)显著降低了原发性4T1肿瘤的生长。与从溶剂对照组治疗的小鼠分离出的肿瘤相比,从后生物制剂治疗的小鼠获得的肿瘤增加了CD8+ T细胞运输 (图2C),并上调了表面MHC I类抗原表达 (图2D),这与体外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这些结果提示,全身给予的生物后治疗 (口服灌胃或腹腔内)可控制肿瘤生长,上调肿瘤表面MHC I类抗原表达,增加肿瘤特异性CD8+ T细胞的数量 (在肿瘤微环境和脾脏中),并延长小鼠生存期,这突显了它们与ICIs联合治疗的潜在应用。
图2. 生物后治疗联合体内抗PD1可控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
固有炎症通路驱动后生物介导的HLA I类在癌细胞中表达上调
为了更好地理解后生物制剂诱导的HLA I类分子上调的调控通路,我们接下来使用NF-kB激活抑制剂IV来抑制NF-kB的功能,该抑制剂通过阻止NF-kB与IkB的解离来发挥作用。阻断NF-kB激活完全抑制了生物后介导的HLA I类分子 (图5A)和NLRC5 (图5C)上调,验证了NF-kB是这一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接下来,我们研究了MYD88的作用,因为它是NFkB的已知上游介质,并且我们的通路分析也确定了MYD88的激活。为了阐明MYD88的作用,我们在ST2825 MYD88激活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使用后生物制剂或溶剂对照处理SKBR-3乳腺癌细胞系,这导致SK-BR-3细胞系中HLA I类分子 (图5B)和NLRC5上调显著降低 (图5C)。这一效应在4T1 TNBC细胞系中重现,在MHC I类 (图5D)和NLRC5 (图5E)水平均是如此。
图5. 生物后介导的通路分析
生物后诱导的HLA I类上调不依赖于可能污染的LTA
副干酪乳杆菌是一种革兰阳性菌,其细胞壁含有脂磷壁酸 (LTA),可被MYD88上游的TLR2感知。我们证明了MYD88在控制HLA I类上调方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希望排除生物后活性仅仅是LTA存在的结果。因此,我们测量了后生物中的LTA量,发现1 mL后生物 (当以10 mg/mL稀释时,即实验所用的浓度)含有大约5 pg LTA (图6A)。接下来,我们直接评估了LTA对两个不同细胞系的影响,发现即使使用5倍以上浓度的LTA,对HLA I类表达也没有影响 (图6B),这表明观察到的效应不是由LTA介导的。我们一致观察到,TLR2显著控制了HLA I类分子的上调 (图6C),阻断TLR2仅对生物后活性产生中度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后生物制剂至少部分通过TLR2发挥作用,且不依赖于LTA。
图6. Postbiotic表征
结论及展望
最近的数据表明,在实体瘤的背景下,肠道微生物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CIs)的临床应答有重要影响。以ICI为基础的治疗通过释放同源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效应反应发挥作用,而对ICIs的敏感性增加是由于患者的肿瘤抗原 (TA)特异性CTL反应的增强。通过TA特异性CTL清除肿瘤需要癌细胞HLA - I类分子表达相关TAs,而HLA - I类表达减少是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常见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细菌释放的代谢物 (尤其是植物鞘氨醇)与免疫治疗联合使用,可在体内和体外上调癌细胞的HLA - I类表达,使癌细胞对TA特异性CTL裂解敏感。这种效应是由生物后诱导的NLRC5上调来响应上游MYD88-NF-kB激活,从而显著控制肿瘤生长。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53561082300315X?via%3Dihub
参考文献
1. Ferrari Valentina,Lo Cascio Antonino,Melacarne Alessia et al. Sensitizing cancer cells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by microbiota-mediated upregulation of HLA class I.[J] .Cancer Cell, 2023, undefined: undefined.
转自:“生物医学科研之家”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Science重磅:BTNL蛋白对γδ T细胞的保守选择限制了人类炎症性肠病的进展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农业生物学研究中心李辉研究组2023年招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