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山大管院潘爱玲教授、李彬教授团队合作成果在经管类顶刊《经济研究》发表

    阅读: 2023/12/20 14:59:53

    近日,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潘爱玲教授、李彬教授、王慧博士生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后凌润泽博士合作的成果“供应链金融与企业债务期限选择”发表于经管类顶级期刊《经济研究》2023年第10期,潘爱玲教授为该文通讯作者,凌润泽为第一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通讯作者单位。

    该研究基于以下背景:在“债务驱动投资”的增长模式下,我国实体企业债务规模持续攀升,债务短期化现象明显,债务风险不断集聚。合理安排债务期限,防止企业层面出现系统性投融资期限错配,是防范债务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基础。然而,企业实践中“短贷长投”等高风险行为普遍存在,并且理论界关于企业的债务期限选择也一直存在“信息不对称观”和“权衡观”两种不同的观点,致使在学理上无法有效判断企业债务期限选择的合理性。为了解决理论和实践中一直存在的“企业债务期限选择之谜”,本研究基于企业实施供应链金融战略这一全新的情境探究了供应链金融影响下的企业债务期限选择行为及经济后果。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实施供应链金融战略的企业更愿意缩短债务期限,其影响路径为通过提高盈利水平和盈利稳定性降低利率风险,以及通过改善财务状况降低再融资风险;双向供应链金融和数字供应链金融对债务期限的缩短效应更强。供应链金融对债务期限的缩短效应并没有诱发投融资期限错配和非理性短期借款,反而降低了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了投资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缩短债务期限的行为并非全是“金融抑制”或信息不对称下的被迫选择,也不一定会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提高债务风险,而可能是权衡成本收益后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市场化选择。

    研究成果为解释企业的“债务期限选择之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增量证据,为进一步释放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经济效应、防范债务风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持。

    潘爱玲,山东大学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省部级项目等3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为并购重组、集团财务、文化产业投融资等。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会计研究》《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相关成果曾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重大成果奖和一等奖。

    李彬,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会计系主任,山东省会计高端人才(学术类),主要研究领域为公司并购、财务治理、绿色金融。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10余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完成多项省部级项目。在《中国工业经济》《南开管理评论》《Business&Society》《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3部,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社科重大成果奖和二等奖。

    来源: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转自:“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3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校友姜纬教授将获任AFA主席

    下一篇:第二十三届中国经济学年会新结构经济学专场举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