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优课的华丽转身,学习的课堂评价——记杭州市小河小学基于学科实践下幸福课堂评价设计研讨会活动(语文学科专场)

    阅读: 2023/12/22 14:43:25

    -杭州市小河小学-

    优课的华丽转身

    学习的课堂评价

    基于学科实践下幸福课堂评价设计研讨会活动

    (语文学科专场)

    金秋十月,校园的每一角落都仿佛被染上了一层金黄。当金桂花儿在秋风中悄悄绽放,那淡淡的香气,如同古老的诗篇,悠悠飘散在小河小学的每一个教室、每一个走廊。秋风微凉,但它带来的不仅仅是季节的变换,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理念的孕育。

    小河小学,一所承载着“三单四环五味”幸福课堂文化的学校,正值其教研的黄金时期。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10月27日,小河小学语文教研组携手全体教师,举行了“基于学科实践下幸福课堂评价设计研讨会(语文学科专场)”。

    这次的研讨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学术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活动由课例展示、卷入式研讨和小结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充满了深度和温度。

    课堂的序曲:情感的触动

    十月的午后,阳光斜照,微风轻轻拂面,仿佛大自然也在为这堂课做准备。窦蒋芸老师巧妙地利用小报任务,激发了学生对英雄故事的浓厚兴趣。

    本次论坛将分为四个部分。

    在这堂课中,窦蒋芸老师通过“选一选”的方式让学生对“长文短说”有了新的体会:“主要人物+事件”。

    用语文做事!学了方法,在课堂中马上练习。在方法、评价标准和老师的帮助下,401班的学生基本掌握了这样的方法。

    在窦老师的娓娓道来中,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年代,感受着“中华不振”,对周恩来对此的不解有了强烈的诉说欲望。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完成了小报的设计,也学会了概括内容的方法。学习,就这样真实地发生了,学生学得意犹未尽。

    心灵的碰撞:思考的深度

    真正的教育,是触及心灵的。窦蒋芸老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思考。林瑞畅老师分享了这堂课的“前世今生”:基于理论的支撑,课堂在充分评估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程度和质量上,从教师视角走向学生视角,重构主题、情境、任务和活动,让学生真的在做、在学、在展示。从做讲解员到做小报,把阅读策略转化为学习程序,学习不只是落实如何介绍小报,而是“概括”这一语文能力的自然生长。备课过程在经历“深入讨论”后,从关注“智慧策略”到“思辨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小报只能按这样的顺序介绍吗?”学生扎实落地的学习是最有力量的学习。

    课后,教研组陈珍珍老师针对窦老师的课堂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语文要素设计得有层次、有梯度,窦老师用这三个学习任务引领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驱动整堂课的语文学习,实现了真情境、真任务、真驱动。堂上处处可见窦老师引导学生耐心地去倾听同伴的回答、去思考每一个问题、去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窦老师有方法、有标准、有拓展,为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为语文要素的落实添砖加瓦。

    最后,占仙兰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表示赞赏:小河处处有专家,从上课老师到评课老师。一同参与备课过程的老师一定收益良多,这样的卷入式参与也为接下来的基于学科实践下幸福课堂评价设计研讨提供了一个范本。

    这堂课,如同一部史诗,讲述了英雄的故事,展现了教育的魅力。这次优课的华丽转身是对如何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新实践。感谢窦蒋芸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一堂有价值的语文课。

    转自:“杭州市小河小学拱墅教研院附校”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一曲“山河颂”,共谱“两地曲”——记小河小学与沪山小学跨地区教共体音乐组活动

    下一篇:依托项目实践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记杭州市小河小学与苍南沪山小学同步课堂科学组校本研修活动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