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科技快报| ZJU科研进展速览

    阅读: 2022/7/6 9:15:47

    药学院高建青和韩旻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响应性后组装“多肽纳米毯”抗肿瘤转移新策略

    浙江大学药学院高建青教授/韩旻副教授团队通过构建体内响应性后组装“多肽纳米毯”在肿瘤转移的防治方面提出新策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Peptide nano-blanket impedes fibroblasts activation and subsequent formation of pre-metastatic niche”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设计构建了转移前微环境响应性后组装多肽FR17,并证明FR17在体后组装形成的“多肽纳米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激活调控转移前微环境的形成,实现了肿瘤转移的有效防治,为抗肿瘤转移多肽药物递送提供了一种自身具有微环境调控能力的响应性后组装功能性载体平台。

    论文示意图:“多肽纳米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激活,遏制转移前微环境的发展形成

    新闻直通

    https://mp.weixin.qq.com/s/i1ftwXGwVzj2lxgvUuMN2Q

    生命科学学院余路阳/裘聪团队在PNAS上发文揭示SUMO化系统调控血管生成核心通路的机制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与再生生物学研究所余路阳/裘聪课题组在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FGFR1 SUMOylation coordinates endothelial angiogenic signaling in angiogenes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内皮FGFR1的动态SUMO化修饰通过调控血管生成核心通路VEGF/VEGFR和FGF/FGFR的平衡,进而使机体完成不同微环境下的血管生成。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27/c32861a2597259/page.htm

    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斌实验室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报道肝癌异质性小鼠模型库

    浙江大学生研院赵斌实验室在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Liver cancer heterogeneity modeled by in situ genome editing of hepatocytes”的研究论文。

    这一研究通过体内原位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25种具有特定基因型的原发性小鼠肝癌模型,并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阐明了这些模型的异质性特征,还进一步通过多重基因编辑证明了不同基因型肿瘤对Pkm2基因的依赖性。

    肝癌异质性小鼠模型库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23/c32861a2596476/page.htm

    基础医学院古莹课题组发文揭示抑制CDK2/Cyclin A复合物导致肿瘤细胞中CDK2自噬降解的分子机制

    浙江大学遗传学研究所古莹研究员团队与City of Hope 黄文栋教授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Inhibition of the CDK2 and Cyclin A complex leads to autophagic degradation of CDK2 in cancer cell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CDK2蛋白的自噬降解机制,并为治疗依赖CDK2的癌症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

    HHT破坏了CDK2/Cyclin A之间的PPI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23/c32861a2596472/page.htm

    生研院赵斌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报道肝癌线粒体碎片化的分子机制和功能

    生研院赵斌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FUNDC2 promotes liver tumorigenesis by inhibiting MFN1-mediated mitochondrial fus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实验室构建的原发性小鼠肝癌模型探究异常表达的线粒体蛋白在肝癌发生中的作用,阐明了FUNDC2通过抑制MFN1介导的线粒体融合导致线粒体碎片化、代谢重编程,进而促进肝癌发生的新机制。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17/c32861a2595111/page.htm

    基础医学院蔡志坚/王建莉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揭示熊脱氧胆酸降解TGF-β的全新机制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蔡志坚/王建莉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Ursodeoxycholic acid reduces antitumor immunosuppression by inducing CHIP-mediated TGF-β degradation”的研究论文。

    该论文首次揭示了TGF-β存在翻译后降解,并阐明了相关机制。临床药物熊脱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可直接诱导TGF-β的翻译后降解,从而可作为现成的TGF-β抑制剂,应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

    免疫电镜显示TGF-β存在于自噬体内(左图);免疫荧光显示UDCA可明显诱导TGF-β的自噬体定位(右图)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16/c32861a2594736/page.htm

    平建峰/应义斌教授团队(IBE)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线发表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平建峰/应义斌教授团队(IBE)联合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和瑞士联邦材料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合作者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Room-temperature high-precision printing of flexible wireless electronics based on MXene inks”。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基于MXene水性墨汁的室温直接打印技术,可在多种柔性基底上实现无线可穿戴电子器件的直接适形打印,且无需印后退火等繁琐处理工序。

    MXene水性油墨的室温直接打印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14/c32861a2593721/page.htm

    海洋学院博士生在颗粒密度流的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浙江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研究所贺治国教授团队博士生朱瑞以第一作者完成的论文“Grain-resolving simulations of submerged cohesive granular collapse”,日前在流体力学顶级期刊J Fluid Mechanics在线发表。

    该论文发表显示该团队在颗粒密度流领域水沙动力学方向的理论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新闻直通

    https://www.zju.edu.cn/2022/0617/c32861a2594881/page.htm

    来源:浙江大学官网(相关单位供稿)等,内容略有修改

    转自:浙大科研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82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青年科技人才:“第一届中国科技青年论坛”邀您参加

    下一篇:科技伦理治理的六个原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