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Neuron | 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王文挺/郭保霖揭示诱发社交障碍的神经机制

    阅读: 2024/1/3 14:01:50

    社会孤立是多种情绪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具体来说,社交孤立会重塑大脑,导致行为异常,包括社交障碍。

    2023年11月21日,空军军医大学武胜昔、王文挺及郭保霖共同通讯在Neuron 在线发表题为“CB1R dysfunction of inhibitory synapses in the ACC drives chronic social isolation stress-induced social impairments in male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雄性小鼠ACC抑制突触CB1R功能障碍能够导致慢性社会隔离应激性社会障碍。该研究检测了慢性社会隔离应激(CSIS)后小鼠的社会行为障碍,并使用功能读数对易感脑区进行了筛选。CSIS增强了前扣带皮层(ACC)的突触抑制,特别是表达胆囊收缩素(CCK)的中间神经元的抑制性突触。

    ACC中突触抑制增强的特征是CSIS诱导突触前大麻素1型受体(CB1Rs)丢失,导致轴突钙流入过多。激活表达CCK的中间神经元或条件性地敲低表达CCK的中间神经元中CB1R的表达特异性地再现了社会障碍。相比之下,光遗传激活CB1R或给予CB1R激动剂可以恢复CSIS小鼠的社交能力。这些结果表明,CB1R可能是通过恢复ACC中的突触抑制来预防CSIS诱导的社会障碍的有效治疗靶点。

    社会孤立压力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前所未有的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之前,社会隔离已经在全球普遍存在,影响了某些国家近40%的人口。在大流行期间,长时间的社会隔离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使得冠状病毒的影响超出了自身。

    像其他长期的压力源一样,社交孤立会重塑大脑,导致行为异常,包括社交障碍和焦虑。研究表明,急性孤立会促进社会互动的动机和亲社会行为,而慢性社会隔离压力(CSIS)会导致人类和啮齿动物的社会回避。这些长期的反社会行为被认为会进一步损害基本的社会融合,导致进一步的隔离,并造成社会退缩的不适应和恶性循环。

    CSIS诱发的社会回避的神经机制,特别是成年社会孤立压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知。众所周知,CSIS会在大脑中引起广泛的改变。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利用应激激活神经肽Tachykinin 2 (Tac2)/Neurokinin B (NkB)表达来识别成年CSIS后显示显著变化的大脑区域,并发现了五个最明显的变化区域。此外,在急性和慢性社会孤立引起的行为改变中,包括中脑背多巴胺能系统改变和前额皮质功能减退在内的其他脑区也有潜在的作用。

    然而,人们对导致成人CSIS引起的社会障碍的特定大脑区域的理解仍然有限。在这些报道的大脑区域中,前扣带皮层(ACC)的神经传递被认为可以调节各种社会行为。先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前扣带皮层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的功能障碍会导致神经发育障碍模型中的社交缺陷。有趣的是,前扣带皮层也是受影响最严重的五个大脑区域之一来自这些研究的证据表明,在CSIS相关的行为异常,特别是社交障碍期间,ACC中的突触可能发挥什么功能尚不清楚。

    机理模式图(图源自Neuron )

    大麻素1型受体(CB1Rs)在额叶皮质的相关区域高度表达,并与调节社交性有关CB1Rs通过内源性大麻素(内源性大麻素)的激活,调节包括ACC在内的许多“社会脑”区域的突触传递。累积的证据也表明,CB1Rs的药理学或遗传操作会影响啮齿动物的社会行为。此外,使用半定量分析的研究揭示了社会隔离应激后大脑内源性大麻素信号的变化。然而,CB1Rs介导的突触和回路重塑是否有助于CSIS诱导的社会缺陷尚不清楚。该研究建立了抑制突触CB1R功能障碍与CSIS诱导的社交异常之间的因果关系。该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表明抑制性突触中的CB1R可以作为改善压力相关疾病的社会表现的药物靶点。

    武胜昔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王文挺研究员、郭保霖讲师为共同通讯作者。郭保霖讲师、博士生奚楷文、毛宏晖、任可可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胡海岚教授、温州医科大学陈江帆教授、青岛大学张遐教授、基础医学院刘莹莹教授为本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neuron/fulltext/S0896-6273(23)00808-5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41)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Adv Sci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小龙等团队开发新型线粒体碱基编辑器

    下一篇:Circulation | 武汉大学唐其柱团队发现USP28是糖尿病心脏线粒体形态功能缺陷和心功能障碍的关键抑制因子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