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Nat Microbiol | 2篇!山东大学张玉忠等团队合作发现不同类型的?二甲基亚砜丙酸内盐裂解酶广泛存在于海洋微生物中

    阅读: 2024/1/3 15:41:42

    二甲基亚砜丙酸内盐(DMSOP)是最近发现的一种丰富的海洋有机硫化合物,在氧化应激保护、全球碳和硫循环以及潜在的渗透耐受性中发挥作用。微生物DMSOP裂解产生二甲亚砜(一种普遍存在的海洋代谢物)和丙烯酸酯,但负责的酶及其对环境的重要性尚不清楚。

    2023年11月29日,山东大学张玉忠、中国海洋大学李春阳、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Jonathan D.Todd及Ornella Carrión共同通讯在Nature Microbiology(IF=28)在线发表题为“DMSOP-cleaving enzymes are diverse a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marine microorganism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DMSOP在不同的异养细菌、真菌和光养藻类中的裂解机制,并强调了这一过程在海洋沉积物环境中的重要性。

    这些不同的生物,包括Roseobacter、SAR11细菌和赫氏圆石藻(Emiliania huxleyi),利用它们的二甲基磺酰丙酸裂解酶“Ddd”或“Alma”酶,通过与二甲基磺酰丙酸相似的催化机制裂解DMSOP。考虑到DMSOP产量及其在海洋沉积物中的流行,该研究强调了DMSOP裂解可能是一个影响碳和硫通量和生态相互作用的全球重要过程。

    另外,2021年10月25日,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张玉忠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Acrylate protects a marine bacterium from grazing by a ciliate preda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不使用 DMSP 作为碳源的海洋细菌 Puniceibacterium antarcticum SM1211 具有与膜相关的 DMSP 裂解酶 DddL。在高浓度的 DMSP 下,DddL 通过降解 DMSP 导致细胞周围丙烯酸酯的积累,从而防止海洋纤毛虫 Uronema marinum 的捕食,并使得纤毛虫将捕食压力转移到群落中不含dddL基因的细菌上,从而获得资源和空间上的竞争优势。总之,该研究系统揭示了海洋细菌以DMSP作为前体物质发挥拒捕食功能的新机制,为深入探索海洋微型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相互作用关系奠定基础(点击阅读)。

    地球海洋和海洋沉积物中的微生物每年产生超过109吨的有机硫化合物二甲基磺酰丙酸(DMSP) ,因为它具有抗应激、储存和信号化合物的作用。DMSP是海洋微生物的主要碳和硫源,通过DMSP分解代谢途径产生气候活性气体,包括通过细菌DMSP去甲基化或通过DMSP在藻类,细菌和真菌中的裂解产生二甲硫醇(DMS)。许多海洋藻类和细菌氧化DMSP,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四元数量的代谢物二甲基亚砜丙酸内盐(DMSOP)。DMSOP被认为可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

    许多不同的海洋细菌通过未知的DMSOP切割酶裂解DMSOP,产生二甲亚砜(DMSO)和三碳副产物,这些酶被认为独立于已知的“Ddd”DMSP裂解酶。因此,DMSOP的生产可能会限制DMSP的裂解量,从而限制气候冷却气体和信号分子DM的产生,而DMSO的浓度往往超过DMS(P)。如果不知道DMSOP切割基因/酶的身份,就不可能理解DMSOP在海洋生物和环境中循环的规模、多样性和重要性。

    DMSP和DMSOP裂解途径(图源自Nature Microbiology )

    通过基因组文库筛选,该研究发现了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裂解酶DddY可以裂解DMSOP产生DMSO和丙烯酸,进一步研究发现,目前已报道的10种DMSP裂解酶均能催化DMSOP的裂解;此外,包括海洋玫瑰杆菌类群、SAR11类群在内的多种异养细菌、真菌和光合藻类都可以代谢DMSOP产生DMSO。结构分析表明,海洋微生物采用与裂解DMSP类似的机制裂解DMSOP。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MSOP的代谢过程主要存在于海洋真光层和沉积物等环境中,在全球碳、硫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报道了DMSOP在不同的异养细菌、真菌和光养藻类中的裂解机制,并强调了DMSOP在海洋沉积物环境中的重要性。这项工作强调了DMSOP裂解在海洋和全球硫和养分循环中是一个潜在的重要齿轮,也是DMSO的主要来源。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玉忠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李春阳教授及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Jonathan D. Todd教授、Ornella Carrión博士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Ornella Carrión博士、李春阳教授和山东大学彭明副研究员为并列第一作者。该论文由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等单位的相关学者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3-01526-4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Lancet子刊 | 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基于基因数据的传染病时空溯源领域发表综述

    下一篇:招聘 | 耶鲁大学刘延盛课题组诚聘博士后、访问学生与访问教职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