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Genome Biol︱武汉大学吴昊/肖勇/陈明锴揭示结直肠癌中具有H3K4me3富集的活性增强子的调控机制

    阅读: 2024/1/3 17:18:44

    增强子失调是癌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富集了H3K4me3的增强子被认为在癌症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它们的详细特征和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充分的表征。

    2023年11月27日,武汉大学吴旻、肖勇及陈明锴共同通讯在Genome Biology 在线发表题为“Cooperation of MLL1 and Jun in controlling H3K4me3 on enhancers i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43对结直肠癌(CRC)样本中富集H3K4me3的增强子(m3Es)的景观进行了分析。在CRC中,m3Es广泛分布,平均拥有总活性增强子的约10%。作者鉴定了1322个增益变异m3Es和367个失去变异m3Es。增益m3Es的靶基因在免疫应答途径中富集。

    通过实验证明,在CRC中抑制CBX8和RPS6KA5 m3Es会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此外,该研究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MLL1负责在鉴定的Vm3Es上沉积H3K4me3。该研究证明转录因子AP1/JUN与MLL1相互作用并调节m3E的活性。对MLL1活性的小分子抑制剂OICR-9429的应用抑制了鉴定的Vm3Es的靶基因表达,增强了抗肿瘤免疫力,并在动物模型中抑制了CRC的生长。综上所述,该研究阐明了m3Es在结直肠癌中的全基因组格局和调控机制,并揭示了癌症治疗的潜在新策略。

    表观遗传失调对于癌细胞的染色质稳定性、肿瘤发生和转移至关重要。目前,针对表观遗传酶的抑制剂正在进行组织试验或实验室开发,包括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组蛋白修饰读取器。染色质上的表观遗传标记是细胞身份的重要标志,与转录因子共同协作以调控转录。活性和沉默的增强子被不同模式的组蛋白修饰标记,最近在癌细胞的转录调控中得到广泛研究。组蛋白修饰的模式被认为是染色质上增强子活性的关键指标。H3K4me1标记了预激活的增强子;H3K27ac标记了活性增强子,而H3K27me3标记了潜在的增强子。如今,H3K27ac ChIP-Seq已广泛用于识别细胞和组织中的活性增强子。转录基因通常由多个增强子调控,它们的状态在不同的细胞类型中变化。因此,确定增强子活性如何受信号通路和选择性基因转录的调控至关重要。

    增强子活性的增加被假设发生在癌细胞中,得到了近期在患者和动物模型中的研究支持。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是所有癌症的普遍特征,还是仅为其中的一部分。有趣的是,许多与增强子活性相关的基因在癌症中经常发生突变,例如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C/D(KMT2C/D)、E1A结合蛋白p300(EP300)、CREB结合蛋白(CREBBP)、赖氨酸去甲基化酶6A(KDM6A,也称为UTX)和赖氨酸去甲基化酶5C(KDM5C),这巩固了增强子调控在癌症中的重要性。

    m3E和变种m3E的鉴定(

    源自Genome Biology )

    经典上,认为增强子上存在仅为H3K4me1或me2的标记;然而,最近在活性增强子上反复观察到H3K4me3。赖氨酸甲基转移酶2B(KMT2B,也被称为MLL2)据报道在乳腺癌细胞中催化H3K4me3的形成。KDM5C,也称为JARID1C或SMCX,负责去除H3K4me3以保持增强子的正常功能。如果KDM5C发生突变或受抑制,H3K4me3在增强子上富集,导致靶基因的过度活化。在乳腺癌中,KDM5C通过调节增强子功能充当肿瘤抑制因子,该功能受到致癌的泛素连接酶E3配体三部件结构包含11(TRIM11)的靶向。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在其他癌症类型中是否存在富集H3K4me3的增强子(简称为m3Es),以及是否涉及其他蛋白质。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最近的研究已经利用某些基因的异常DNA甲基化进行CRC早期诊断。最近的几项全基因组研究已经显示了CRC中增强子动态的重要性。早期的研究使用H3K4me1作为标记,但这不适合于识别功能性活性增强子。最近,作者使用H3K27ac ChIP-Seq系统分析了CRC临床样本中活性增强子的分布,并表明增强子的重编程对结直肠炎相关癌症在小鼠模型中至关重要。Della Chiara等人研究了来源于CRC患者组织的器官oid中的染色质状态。所有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作者对CRC中增强子生物学的理解。该研究为了阐明m3Es在CRC中的作用,通过结合H3K4me3和H3K27ac ChIP-Seq数据分析了它们的分布。该研究发现m3Es在人类组织中广泛分布,并且对于控制CRC中的炎症基因表达至关重要。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林翔、硕士研究生陈记东、博士研究生汪晨菀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吴旻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陈明锴教授、肖勇副教授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genomebi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3059-023-03108-3

    转自:“iNature”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1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招聘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研究组招聘启事

    下一篇:Science Advances | 南开大学赵强/李宗金等合作发现一氧化氮的细胞内释放增强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