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4 16:52:10
“教”沐秋风展美好
“研”砺芳华吐芬芳
如东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组研讨活动
教无涯,研无止。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践行新课标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打造高效的教研组团队,2023年10月31日下午,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学科组教学研讨活动在微格教室如期展开。本次研讨活动由二年级组汇报展示。
01
课堂教学绽芳华
丛露凝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第一课时。她能立足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特色来组织学习活动。她带领学生围绕三个教学任务展开教学。课堂上,丛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朗读,在文章的朗读形式上多次采用了默读的方式。她根据默读课文的要求,进行具体点拨,循序渐进,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在有效的实践中,逐步掌握正确的默读方法,学会默读。同时,在生字教学中,丛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生自评、同学互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李雅菲老师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了二年级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李老师以富有童趣的语言导入,唤起学生对故事的记忆。接着创设了新颖有趣的情境,让自己化身小白兔,想象和雪孩子一起玩耍的情景。通过默读寻找,多种方式的朗读来感受火势的变化,营造出危险的气氛。对于雪孩子救小白兔这一重要情节,李老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一系列的动作、语言、环境描写,用多种有趣的朗读方式,来感受雪孩子着急的心情,表达出真挚的情感。最后,通过编故事、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巩固。
课后,杨宁老师以二年级上第七单元为例,作了《展开奇妙的想象》的微型讲座。她从人文主题、阅读训练要素、写话训练要素、单元任务群设计这四方面,对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思路进行一个简要分析。
02
深入研评共提升
课后研讨,实验小学语文组全体成员集思广益,在符合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本着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原则进行了评课活动,以研促教,再创新高。
今天有幸走进丛老师的语文课堂,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从中领悟出什么是一节好的语文课堂。下面我来具体地谈谈我对本节课的感受和体会。
一、借助插图,感悟文本
介绍了默读,让学生尝试并初步学会了默读,并且及时对学生的默读成果进行了检查。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丛老师在教学中就把兴趣放在首位,很好的利用文中插图激发孩了兴趣。通过给插图排序的方法,让学生准确的了解文章大意,灌输了起因、经过、结果的概念。为以后的学习埋下种子。
二、朗读教学,引领到位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而丛老师在本堂课的朗读教学中朗读方法形式多样。例如: 自由朗读.引读、指名读、老师示范读等。特别是默读教学的指导,引领更为出色。学生默读五至八自然段雪孩子勇救小白兔的内容,教师观察后强调,不出声的要领,不能小声嘟囔着读,不能动嘴唇无声的读,不能用手指着读。用横线、波浪线划出雪孩子说的话和动作,并开展小组交流合作学习。让学生模仿雪孩子说话,体悟课文情感。再观看童话的视频,加深学生对雪孩子的印象。
三、写字教学,贯彻落实
让学生积极寻找规律,交流探讨,总结书写心得。在学生写字时,侧重纠正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利用五角星,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动力,展示学生书写作品,真正落实写字教学,让孩子一起发现亮点和问题。
总之,丛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看到什么是综合素质高的优秀老师,同时也让我明白什么是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一年级组 王剑奇)
今天我听了丛露凝老师《雪孩子》第一课时,我觉得有以下两个亮点:
一、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二年级识字量较大,丛老师采用“预学单”的形式,先学后教,注重识字方法指导,如: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识记生字,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冒”字时,通过具体的语境,读一读,选一选,换一换,让孩子轻松理解了“冒”的不同意思。
二、读中感悟,读中体会
在感知雪孩子形象时,丛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雪孩子救小白兔动作的词,如“冲进、冒着、抱、跑”等,让学生通过默读、自读、小组读、齐读去感受雪孩子的善良与勇敢。(二年级组 周莉莉)
丛老师的课,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识字教学中,丛老师不仅注重引导孩子读准字音,更注重引导孩子掌握识记方法。如在学习“渐”时,用加一加的方式来识记。在教学“烧”和“灭”字时,根据部首和字形来识记。多种识记方法的学习,不仅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更为今后的独立识字打下基础。
在理解“冒”这个字时,老师引导孩子比较读句子,通过换词的方式,学生轻松地弄明白了两句话中“冒”有着不同的含义,不仅让孩子知道了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含义会有不同,更为孩子今后的写话、作文打下基础。
本节课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默读。丛老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默读,让孩子带着问题读,并着重提醒默读时,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鼓励孩子把每个字每句话读到心里来,这样的指导细致入微,孩子们也快速高效的弄懂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丛老师根据孩子回答进行板帖,为孩子后面的讲故事提供了依据。
在“救小兔,悟真情”环节,丛老师引导孩子找雪孩子说的话和表示动作的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孩子体会当时场面的惊险和雪孩子善良勇敢的特点。这里丛老师做到了用感受来代替分析,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带入情境之中。
写字教学时,丛老师引导孩子关注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让孩子学习一个字,会写一类字。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丛老师的这节课教给孩子很多语文学习方法,对孩子来说受益无穷。(三年级组 王莉)
今天我们听了丛老师执教的《雪孩子》,感觉有以下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一、目标定位准确
丛老师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指导孩子学习默读方法。教学中,创设了“我是故事大王”的情境,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这个情境没有一直沿用下去,感觉有点小遗憾。
二、重点突出
字词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丛老师先让孩子通过点名读,说注意点,去掉拼音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字词读音;再让学生记忆字形,并把生字放进句子读,进一步检查孩子的掌握情况;最后,抓住“冒”的字意,“呀”的读音,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生字的用法。整个字词教学过程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每个训练点都能落到实处。(四年级组 高林林)
《雪孩子》是一篇文质兼美,富有童趣,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想象的课文。听了丛老师的第一课时教学,受益匪浅。首先老师把握文本,通过情境创设,开展童话故事大王招募活动,和主人公雪孩子打招呼,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其次,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注重多样性识字教学,从观察词串中翘舌音,后鼻音入手,引导不同的方法记住生字,通过长句朗读来理解字意等等,这样丰富的识字活动,有利用学生积极参与识字教学。再次,课堂中通过
排序,感知课文内容,指出课文之长,朗读时间就长,自然引出新的读书方法,默读。梳理方法的同时,让学生参与有趣故事情节与优美图画的对应和交流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熟识度和理解力,丛老师尊重学生阅读体验,挑选感兴趣的部分交流,课堂中,学生在体验雪孩子善良勇敢的人物品质时,表达流畅,思维活跃。(五年级组 任明亮)
丛老师的课教学环节清晰、完整、具体。能活化教学内容使之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民主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张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成功教学生“会学”。生字词的教学循序渐进由难到易,朗读形式多样,带拼音读,去拼音读,指名读,再把词语放到长句子里读,训练扎实有效。学生自主识记字形交流时学生的识字方法多样,说明平时的训练扎实有效。(六年级组 徐海虹)
“教”沐秋风展美好,“研”砺芳华吐芬芳。在这样扎扎实实的教研活动中,无论执教者,还是旁听者都受益匪浅,都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改进,不断探索打造高效课堂的方法。相信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如东县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
转自:“如东县实验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上一篇:【如东实小 榆园教研】探究主题单元教学,感受数学魅力课堂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展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