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幸福教师 | 资源为核 小循环推动大循环 ——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七宝明强小学举行

    阅读: 2024/1/5 17:16:19

    资源为核 小循环推动大循环

    ——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在七宝明强小学举行

    为了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领导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12月7日下午,在明强小学开展了主题为“资源为核 小循环推动大循环”的道德与法治区级教研活动。闵行区教育学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玉兰,明强小学副校长叶喜、闵行区各校四年级道德与法治老师、明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活动由明强小学学生部副主任唐红主持。活动主要分为:课例观摩、单元规划展示、智慧论坛分享、专家点评四个环节。

    01

    课堂展示,精彩纷呈

    明强小学黄衍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中的第三课时《过好我们的课余生活》。课前,黄老师调查了班级学生的课余生活,进行学情分析,根据班级学生的真问题,结合教材要求,创设真实情境。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知道了课余生活的丰富内涵,理解了要如何在互动中提升自我、在合作中传承文化、在宣讲中服务社会,融合线上与线下的优势,合理规划课余生活,促进求知欲望、磨练意志、开发潜能。

    02

    聚焦素养,智慧分享

    明强小学张晓昕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导入,解读了本次单元规划。本单元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则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并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要求,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本课受“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原理的启发,通过“以小见大”以班级生活实境为切入点,设置了“强强成长记录册”为主情境,按照“知情意信行对交往能力影响”的逻辑设置“课余生活策划书”、“人际交往小宝典”、“健康生活宣传册”三个分情境,形成整个单元设计的情境链。

    本次论坛的以“资源为核 小循环推动大循环”为题,由明强仲天奕老师分享交流。她指出,本次活动明晰了学生个人发展、学校课后服务课程与社区传统文化之间的循环关系。本课以数据为驱动,课堂真实案例的呈现给予学生灵感,让他们的课余活动规划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带动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大循环。同时,以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的小循环推动社区非遗项目、红色研学基地开发的大循环,最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助力。

    03

    专家点评,指明方向

    王玉兰老师以“不忘初心 聚核推进”为主题,对本课做出系统专业点评。王老师肯定了黄衍老师对学生学情的精准把握,课前调研词云图即是本课的学情分析,贯穿课堂始终。讲座中,王老师强调了学情分析和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明确小学阶段的课程定位和内容目标,站在学生真实问题和需求的角度准确把握教材,跳出教材范围,树立系统观念,站在真实的社会背景和可能出现的危机面前深思如何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学情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我们理清问题时,课堂才能变得更加精彩。总之,在实施教学时,关注课堂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差异性至关重要,通过“大概念的提炼”“大概念的表征”“大概念的转化”“大概念的落实”来提升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小循环,进而推动单元学习的大循环,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红和叶喜副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回应,唐红表示,在今后的日常教研活动中将继续推进教师构建系统观念思维。叶喜总结道,明强学生的课余生活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开发以及盘活这些资源是今后要继续深挖的方向。

    思政教育具有铸魂立本、统帅全局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于如何将大概念落到课堂实处有了新的认识和收获,提高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促进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推动了“大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转自:“明强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幸福教师 | 提升核心素养 感知生活艺术——记明强小学与福建三明美术学科合作研讨活动

    下一篇:智慧领导 | 开题明思路 细研启新程——2023年度区重点课题联合开题论证会在明强小学举行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