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5 17:20:24
经历活动过程
体悟位值概念
——记闵行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
11月1日下午,以“经历活动过程,体悟位值概念”为主题的闵行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活动于明强小学东校区举行。闵行区中北片一年级的数学教师约150余人和明强小学的数学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闵行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宋永福老师全程主持,明强小学课程教研部副主任李静老师组织。教研活动分为单元介绍、课堂观摩、学情交流、点评互动四个板块。
板块一
单元介绍
明强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组长丁恺老师以《经历活动过程 构建认数脉络》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交流,就单元视角下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整体分析;基于认数体系,整体把握教材,从而构建认数脉络;围绕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和核心素养,介绍了整合后的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课时安排和单元活动群设计。让参与活动的老师对单元活动有了整体的感知,带着思考进入课堂。
板块二
课堂观摩
明强小学傅瑜倩和金黎莉两位教师先后执教了《11~20的数》的第一、二课时。在单元整体教学视角和新课标的背景下,两节课基于学生的学习路径,探索精准教学的新方向。傅老师在第1课时寓教于乐,通过“数卡-手势”小游戏、看图说数、小圆片摆数、圈一圈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眼的活动中理解新的计算数位“十”,逐步感悟“十进制”计数法的优越性,为第2课时感悟“位值制”打好基础。
金老师以“3个小圆片能表示‘12’吗?”核心问题展开,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在寻求办法解决问题的思考中,激发了学生产生“位置”区分的需求,进而产生数位表,理解位置和数的组成。整个活动学生亲身经历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中,“真”问题得以解决,学习也真实发生。
板块三
主题交流
李静老师针对学情调研,做了《关注学生问题 探寻知识本质》的主题交流。李老师通过课前调研访谈和数据统计,分析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会数、会认、会读、会写11~20的数,但并不理解数位的含义,没有位值的眼光看待数。基于学情和各版本教材对比分析,提出两节课的教学核心--十进制和位值制,并分享了相应学习活动的设计的磨课经历与思考。
板块四
点评互动
在两位执教老师简短的说课反思后,教研员宋永福老师充分肯定了明强数学团队有深度的教研。宋老师表示十进制和位值制的教学是一个难点,但在今天的课堂中可喜地看到了老师们正在探索一种可行的新路径,肯定了这是从0到1的突破。随即,现场听课的两位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困惑和建议,与执教老师进行了互动探讨。接着,宋老师对两节课提出了宝贵地改进建议:在第一节课摆13个小圆片的环节,可以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模型“十加几就是十几”中,从而进一步深化十进制的概念;第二节课,宋老师强调了让学生理解“约定”的重要性,并指出学生的思维是从具象过渡到抽象的,而这个抽象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落实与关联。
最后,宋永福对明强小学的数学教研团队表达了感谢与肯定,为一年级“位值”概念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参考思路,也为深度教学研究提供了迭代的基础。
转自:“明强小学”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