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8 9:08:02
登革热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热带传染病,数亿人受到影响。通常,登革热在大多数人中具有轻度至中度的临床表现,但在一部分个体中,它可能会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出血热和登革热休克综合征。在全球约 500 000 例严重登革热病例中,超过 40 000 例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幼儿。如果有一种有效的疫苗可以预防感染,那么这种生命损失是可以避免的。基于与目标抗原融合的免疫球蛋白G (IgG) Fc片段经过工程改造,可聚合并形成免疫复合物,以增强抗原呈递细胞 (APC) 的摄取。这些 Fc 融合蛋白经过多次迭代,显示出针对结核病和登革热等病毒感染的巨大疫苗潜力。IgG融合蛋白已被广泛用作潜在的疫苗递送平台,但在没有外源佐剂的情况下,缺乏强大的免疫力仍然是一个障碍。
近日,PBJ杂志在线发表了韩国全北国立大学Mi-Young Kim团队题为“Marked enhancement of the immunogenicity ofplant-expressed IgG-Fc fusion proteins by inclusion ofcholera toxin non-toxic B subunit within the singlepolypeptide”的研究论文。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报告了一种新型植物表达的疫苗递送平台,旨在诱导强大的全身和粘膜免疫,并证明它在没有额外佐剂的情况下在小鼠中具有非常高的免疫原性。
在登革热的背景下,他们之前开发了一种新型的、仅基于蛋白质的疫苗平台。该平台通过将抗原融合到 IgG 抗体重链 Fc 片段(携带负责 IgM 六聚化的 IgM 尾片)而获得自身的佐剂性,从而产生PIGS(聚合免疫球蛋白支架)的聚合结构。与单独使用抗原疫苗接种相比,在对小鼠进行免疫接种后,该构建体诱导了优异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然而,这种方法在诱导粘膜部位的免疫反应方面不够稳健,很可能是因为粘膜递送后疫苗进入 APC 的机会受到限制。
因此,为了克服疫苗在全身或粘膜递送后可以访问的 APC 数量有限的限制,并克服粘膜耐受机制,他们构建了登革热 IgG-Fc 疫苗平台,称为 D-PCF。除了登革热抗原外,还掺入了霍乱毒素无毒 B 亚基 (CTB) 作为分子佐剂,所有三种蛋白都表达为单个蛋白多肽。在本塞姆氏烟草植物中表达后,D-PCF 组装成与人 IgM 大小相似的聚合结构,这是由 CTB 五聚化驱动的过程。与之前不含 CTB 的 Fc 融合蛋白迭代相比,体外功能特性和体内免疫原性得到了显着改善。这些包括增强的抗原呈递细胞结合、内化和激活、补体激活、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和神经节苷脂结合,以及表达宿主内更有效的聚合。通过全身和粘膜(鼻内)途径组合对小鼠进行 D-PCF 免疫后,他们观察到强烈的全身和粘膜免疫反应以及全身 T 细胞反应,显着高于相关 Fc 融合蛋白诱导的反应,但没有CTB。诱导的抗体可以与所有四种登革热血清型的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的结构域 III 结合。最后,他们还证明了 D-PCF 雾化作为通过呼吸道途径输送疫苗的先决条件的可行性。
在本报告中,他们提供了这种新型无佐剂疫苗递送系统在体外和体内强大的免疫原性特性的证据,并表明它可用于诱导强大的全身和粘膜免疫。
PCF疫苗平台的佐剂作用机制
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巨噬细胞THP-1细胞内化D-PCF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pbi.14275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