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招聘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招聘】中山大学农学院诚聘海内外英才

    阅读: 2024/1/8 9:21:17

    中山大学农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持“汇世界精英,育天下英才”的理念,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发展目标,构建以现代农业科学为主体,融合前沿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新农科,打造具有中大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农学院。因学科发展需要,现面向全球诚聘学术带头人6-8人,并欢迎海外青年学者依托学院申报海外优青。

    招聘学科方向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生态文明、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院主要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利用中山大学的传统优势,在生物育种和生物防治领域培育重大理论成果。同时,学院将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需求,在智慧农业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培育重大应用成果。

    拟引进学术带头人和海外优青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个方面:

    · 基因组学与分子设计育种

    · 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

    · 大数据与智慧农业

    · 合成生物学与资源利用

    招聘岗位

    ? 长聘教授(教授职称,相当于国内杰出人才水平):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公认的标志性重大成就和贡献,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带领本学科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具有突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周岁。

    ? 长聘副教授(教授职称,相当于国内优秀人才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创新性成就和贡献,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学术地位;具有保持本学科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能力,成为本学科领域独立学术带头人;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

    ? 预聘副教授(副教授职称):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能力,在人才培养或学术研究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具有成为本学科领域学术带头人或优秀学者的发展潜力;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0周岁。

    岗位待遇

    ? 极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充足的科研经费支持

    ? 享受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补贴

    ? 提供充足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标支持

    ? 子女入读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附属学校

    ? 提供校区人才保障性住房

    ? 中山大学第七附属医院为人才提供健康医疗保障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肖仕 院长

    联系邮箱:xiaoshi3@mail.sysu.edu.cn

    学院介绍

    中山大学农学院源自1909年创建的广东农业讲习所,1924年正式建院。在以第四任院长丁颖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农学家的努力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农科人才。1952年全国高校调整,农学院被调出共建华南农学院、华中农学院等,生物学、植物保护等仍在中山大学续办。

    2018年,中山大学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整建制复办农学院,于2019年开始招收本、硕、博学生,2021年搬迁至深圳校区。目前学院有专任教师34人,含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助理教授11人,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杰青、国家级领军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和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10多人次。

    农学院所在的深圳校区医学园2栋

    ? 学科建设

    建设学科:重点建设植物保护学科,以现代农业为核心,聚焦现代农业领域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涵盖生物防治、智慧农业和农业合成生物学等方向。

    支撑学科: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育种与中大生科院错位发展,支撑生物学科冲击高峰学科。

    ? 师资队伍

    学院注重人才引育,现有教师34人,其中国家杰青/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高被引科学家2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人才2人、广东省重大人才计划2人,造就了一支锐意进取、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

    ? 人才培养

    学院围绕“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着力培养具有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新农科优秀人才。

    ? 科学研究

    农学院依托学校综合学科支撑和深圳改革示范优势,随着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以农业全产业链的前沿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为导向,积极开展科研攻关。目前发表SCI论文近百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Molecular Plant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基金委NSFC-RGC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

    ? 平台建设

    依托水产动物疫病防控与健康养殖全国重点实验室、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利亚湾智慧农创园产学研合作基地,并积极申报农业生物分子设计育种深圳市、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积极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和科研支撑体系。

    古老而年轻的中山大学农学院正在深圳这片改革开放与科技创新的沃土上,深耕新农科,培育新农人,服务国家 “三农”,担任兴农强国使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农学院秉承学校“信心引才”“事业引才”“平台引才”“待遇引才”的理念,诚邀天下英才,期待您的加盟!

    转自:“iPlants”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祝贺!西北农林科大获1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经费3.22亿元!

    下一篇:【New Phytol】湖南农大揭示突变水稻一个基因可促进分蘖、提高产量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