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浙江省瓯江实验室包敏课题组诚招博后/助研/副研

    阅读: 2024/1/10 9:26:11

    浙江省瓯江实验室包敏课题组诚招博后/助研/副研

    1. 瓯江实验室简介

    瓯江实验室(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浙江省实验室)是由浙江省政府批准设立,温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科技厅主办的浙江省实验室,是举全省之力打造的生命健康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服务三大科创高地建设的重要举措。实验室重点在眼脑健康和再生调控方向开展攻关研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瓯江实验室坐落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紧邻瓯江入海口,依山傍水滨海,风景宜人。实验室交通便利,距离龙湾国际机场仅15分钟车程,距离温州南站30分钟车程,乘高铁从温州南站出发,一小时可达金华义乌,两小时至杭州,三小时到上海。

    2. 导师简介

    包敏,瓯江实验室研究员/独立PI,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研究员。博士于2018年毕业于荷兰拉德堡德大学(Radboud University),导师Wilhelm Huck(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回国前先后在剑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Magdalena Zernicka-Goetz(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后研究。

    近年来以细胞力学为核心,在发育和疾病修复的生物力学调控机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较高的研究。作为第一作者在 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Science、Biomaterials 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受邀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Current Opinion、Annual Review 等系列期刊撰写综述。荣获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荷兰拉德堡德大学博士全额奖学金、英国生物物理学会杰出审稿人等奖项。2023年1月加入瓯江实验室/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力学和脑疾病。

    更多信息请参考我们课题组网站:https://www.x-mol.com/groups/baomin

    3. 课题组研究方向

    1、发育和疾病生物力学

    2、脑类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3、力学引导的类系统精准构建

    4、干细胞命运调控机制和应用

    4. 招聘岗位

    (一)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后

    任职要求:

    1)身心健康,热爱生活,热爱探索新事物,具备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应聘者具有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博士学位;应聘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周岁;

    3)能独立开展科研工作,近五年内在领域内权威期刊发表过较高水平研究论文;

    4)具备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生物力学、组织工程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生物材料学等研究经验者可优先考虑。

    (二)科研助理

    1)身心健康,热爱生活,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协助PI完成实验室日常管理事务和基本实验工作;

    2)应聘者具有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生物材料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硕士学位;

    3)具备发育生物学、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等研究经验者可优先考虑。

    5. 岗位待遇:

    1)根据应聘者的科研水平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博士后在站2年总薪酬≥90万元,出站后留温工作另有人才购房补贴;副研究员税前年薪30-45万元;助理研究员税前年薪18-30万元;研究助理税前年薪12-18万元;五险一金齐全,另有每月餐补、租房补贴、工会福利等发放。根据工作业绩,给予较为可观的科研绩效奖励。

    2)认定人才类别后可享5-7折购房优惠,博士毕业可直接认定E类人才

    3) 具有博士学位的可入温州市事业编制池,提供人才租房。

    4)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及国际一流的研究平台,为申请人量身定制未来发展方向和计划,全力支持申请人的个人发展。

    6. 工作环境

    实验室目前已配套常规实验室、分子和细胞实验室,瓯江实验室配备动物房、共聚焦显微镜、转盘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成像系统、动物行为学平台、动物脑相关操作平台,具备开展一系列课题所需要的全部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同时,实验室良好的学术氛围可以为课题的持续进展提供有力的知识及技术支持,可以保证各项课题的顺利开展。

    7. 应聘方式

    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中英文皆可,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文章发表情况等内容)发送至包敏老师课题组邮箱:baomin@ojlab.ac.cn,所有申请材料会严格保密。邮件标题及简历请注明“姓名+应聘岗位+研究方向”;

    转自:“生物世界”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Aging Cell:浙江大学刘足云团队揭示PBXIP1基因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关键作用

    下一篇:Nature子刊:清华大学任天令开发智能人工喉,帮助渐冻症患者蔡磊还原正常声音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