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师港浸大UIC贾维嘉教授团队招计算机类博士/科研助理

    阅读: 2024/1/10 11:19:10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北师港浸大,UIC)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讲席教授,北师大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院长,IEEE Fellow,贾维嘉教授团队招收 2024 年入学的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和北师港浸大(两个不同的学校)的博士生和科研助理。具体详情如下。

    01

    招生情况

    贾维嘉教授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北师大珠海交叉智能超算中心(管理运营数百张A100/A800 GPU)、北师大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位于广东珠海。

    目前招收北师大珠海校区和北师港浸大两个学校的博士生和科研助理,毕业时,北师大珠海校区由北京师范大学颁发博士学位(与北京校区没有区别),北师港浸大由香港浸会大学颁发博士学位,可获教育部学历认证。

    欢迎有志继续深造的计算机方向优秀本科生、硕士生申报。

    02

    博士招生要求

    1、北师大珠海招生要求:

    https://yz.bnu.edu.cn/content/zyml/2024/bsxx_yxsm-040.html

    2、北师港浸大招生要求:需雅思 6.5 或六级 500 分或托福 79 分。硕士学制 2 年,博士学制 4 年。硕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 32.4 万元人民币(含学费 9 万元人民币/年,生活津贴 7.2 万元人民币/年),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 74.4 万元人民币(含学费 9 万元人民币/年,生活津贴 9.6 万元人民币/年)。

    招生详情:https://mp.weixin.qq.com/s/MBqtNbMs2ATiPhBxbxBSGQ

    03

    科研助理招生要求

    1、具有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学科背景和科研经验;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

    2、具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良好的编程能力,如Python、C++、MATLAB等。

    3、勤于思考,热爱科研,有主观能动性,不怕涉足新领域,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善于沟通,原则性和责任心强,工作勤奋踏实,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入学后将由贾维嘉教授、唐志清助理教授共同指导,欢迎发送简历联系唐老师:zhiqingtang@bnu.edu.cn

    04

    导师介绍

    贾维嘉教授主页:

    https://ai.bnu.edu.cn/xygk/szdw/zgj/1326a6d1a5b14556a2b3bbb0faa6c46d.htm

    贾维嘉教授获比利时蒙斯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他曾任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全职致远讲席教授。在加入北师大前,他是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和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表彰他在科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贾教授被评选为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

    贾维嘉教授及其团队研究方向为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算法,网络空间实体对象传感,人机物融合知识图谱构建与大数据处理、下一代无线通信协议、物联网,并取得了诸多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在组播通信、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均取得了诸多国内外领先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在Anycast(选播)路由协议研究领域和网络匹配方面进行了先驱性的研究成果,解决了路由有效性和大规模传感器覆盖问题,为工业界采用。在人工智能与自然语言处理取得了很多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在边缘智能计算方面取得理论和实际应用设备设计成果。在顶级国际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超600篇,论文总引用量超过13000次,Google Scholar H-index 60。近年来研究成果发表在 INFOCOM、MobiHoc、ICDCS、ACL、IJCAI、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以及TMC、TPDS、TC、TON、TOIS、TIP、TKDE、TSC、TOIT、TKDD等国际顶级期刊。

    贾维嘉教授曾被多个权威国际会议邀请做大会主题演讲。撰写了专著3部(由Springer和科学出版社出版)和参与了12部书籍的撰写。主持多项国家基金委项目(NSFC),澳门国际合作(FDCT)/香港政府科学基金(GRF)和应用研究及发展基金(ITF)。参与国家科技部973和863项目各两项。2020-2021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16获中国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2017年获教育部科技一等奖(排名第二)。2020年成功申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2021年成功申请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工程中心。担任多项IEEE国际学术会议程序主席。在多个IEEE,ACM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与大会报告。曾任IEEE TPDS和ComCom编委,国家特聘专家(2013)。

    唐志清助理教授主页:https://www.zhiqingtang.com

    唐志清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助理教授。在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边缘计算、物联网、资源调度、容器调度等相关领域。已在高水平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发表CCF-A类论文6篇。

    05

    学校介绍

    1、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是北师大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学校“一体两翼”办学格局和“高标准、新机制、国际化”原则,打造的与北京校区一体规划、一体推进、一体呈现、同一水平的南方校区和增量改革示范区。利用毗邻港澳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氛围,珠海校区旨在打造成为卓越教师尤其是国家急需学科师资培养的南方高地,服务港澳人心回归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高精尖研究中心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培育基地。2017年8月,广东省、珠海市、北京师范大学共同签署了《共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协议》,三方协力推进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设珠海校区。

    学校官网:https://www.bnuzh.edu.cn

    2、北师港浸大

    2008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英文简称:UIC,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 与香港浸会大学成立了联合研究所(HKBU-UIC Joint Institute of Research Studies, 简称JIRS),开始通过联合培养的方式开展研究生教育。十多年来,在联合研究所的模式下,UIC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传播学、统计学等方向,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生教育经验。

    2017年12月,UIC研究生院正式成立。研究生院作为行政职能部门,主要负责研究生教育规划、研究生招生、课程学习、学术质量保障、学术研究等。UIC在校董会的领导下,根据国家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标准开展研究生教育。

    UIC依托两个母体学校雄厚的教学优势和学术资源,采用全英语的教学模式,按香港浸会大学的质量标准体系培养研究生。

    学校官网:https://www.uic.edu.cn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智能超算中心简介】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一体两翼”战略部署,结合珠海校区学科发展需求,学校于2021年9月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叉智能超算中心”校级平台,依托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建设。

    交叉智能超算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建设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高性能计算科研服务平台,为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交叉智能超算中心拥有近3000平米高能效的液冷机房,设备总投入达到1.3亿元,具有420PFLOPS AI算力,10000核第四代x86 CPU计算算力,16PB高性能GPFS并行文件存储,采用400Gbps InfiniBand NDR和200Gbps InfiniBand HDR组建Spine-Leaf超高速混合交换网络。超算中心的AI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由20台英伟达DGX A800 GPU服务器按标准DGX SuperPOD组织优化软硬件环境,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开发和训练提供高速并行算力环境;大规模液冷智能计算平台由200台CPU服务器节点、80台大内存胖节点和25台A800八卡GPU服务器节点组成,为各学科科学计算提供了AI for Science的软硬件支撑。

    目前,交叉智能超算中心重点服务于校区各学科的科研,包括人工智能与未来网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复杂系统、先进材料、水科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17个学院/研究中心,近百位教师的科研团队项目。支持各中心科研人员在最近两年内发表高水平论文42篇,横纵向项目17项,专利/软著8项,著作1部。

    2023年11月10日,第5届中国超级算力大会(ChinaSC 2023)基于AIPerf-LLM(面向大模型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基准测试程序)发布了以“大模型训练能力”作为区分的算力排行榜,北京师范大学(珠海)交叉智能超算中心提交的智能计算系统位列AIPerf-LLM 第4名。

    信息均来自小木虫论坛,联系方式请自行甄别

    转自:“小木虫考博”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9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教师课题研究的七大实用策略

    下一篇:河南大学刘仁明研究组招收微纳光学、量子光学、凝聚态相关专业博士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