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五分钟讲实验】实例讲解面瘫动物模型的造模细节

    阅读: 2024/1/10 15:33:12

    面瘫俗称面部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麻木、口眼歪斜,是由于面部神经受损导致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其中周围性面瘫最为常见,它引发的原因多种多样,按照发生比例排序:感染(52%)外伤(23%)手术损伤(12%)脑血管意外(12%)先天性(1%),其中90%以上为单侧面瘫。急性周围性面瘫是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病,常导致患者上下部的表情肌发生迟缓性瘫痪,面部发生扭曲、不对称,或发生联动、挛缩或半面痉挛,并影响闭眼、咀嚼等功能,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

    目前面瘫模型的造模方法主要分为: 面神经切断、压榨、牵拉、结扎、撞击、爆破冲击、激光照射、冷热刺激、病毒感染等。

    面神经切断法即将暴露的实验动物的神经上颊支切除其中的一段,任其回缩,造成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造模法。面神经切断法是直接切断面神经来模拟面瘫发生时面神经的瘫痪状态。此类动物模型多用于研究面神经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失神经支配后肌肉的结构、功能,神经修复中的错位再生、各种面神经吻合方法的评价等;还广泛应用于研究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和神经元的结构、功能的变化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反应等。

    目前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以下4种:

    1. 面神经切割+吻合神经

    2. 面神经切割+不完全吻合的缝合神经

    3. 面神经切割+截断一部分+缝合神经

    4. 面神经切割+无缝和神经

    今日小编将结合实例讲解“面神经切割+吻合神经 ”方式造模的详细操作。

    实验操作

    1. 实验材料

    ① 动物:雄性SD大鼠,SPF级,6~8 周龄,体重 200~250 g

    ② 设备:麻醉系统或试剂,保温毯

    ③ 手术器械:备皮刀片、棉签、手术刀、牵开拉钩,眼科手术剪,眼科手术镊子,4-0缝合线,弯三角缝针等。

    2. 实验操作

    2.1 动物分组

    ①假手术组( Sham 组)

    ②模型组

    2.2 具体操作:

    术前称重记录,异氟烷进行呼吸麻醉,右侧面部朝上侧卧位固定与操作台,碘伏消毒铺巾。于右侧耳屏中点与右眼瞳孔的连线中点,做长皮层垂直切口,分离至肌层,暴露面神经颊支,沿颊支继续向右侧耳廓方向分离,至暴露右侧面神经干,小心减张,锋利刀片垂直切断,构建面神经横断损伤模型。

    Sham 组按手术入路只做暴露右侧面神经干处理,随后拉拢分层缝合。损伤即三组都拉拢两侧神经断端直接缝合,接着轻拉拢分层缝合,创口涂抹红霉素软膏。

    ① 暴露神经主干:颈部备毛,于双侧耳根下方做弧形切口,切开皮肤,使用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将腮腺翻开后,暴露FN(Facial nerve, FN)主干及分离其后上方深面的面神经主干至出茎乳孔处,分离出面神经主干约 5 mm

    ② 横断面和神经外膜的缝合:显微镜下眼科剪从主干出发耳后神经分支后约0.3 mm处横断FN,以10-0眼科无损伤线在无张力状态下缝合神经外膜3针间隔120°

    ③ 缝合过程应该注意:1.横断即时缝合,以免神经断端回缩,增加缝合时的张力;2.注意缝合时神经束的对合,缝合后不扭曲,使得对位尽量准确;3.缝合只是起固定作用,因此在打结时应该注意张力,不宜太紧,以免撕裂神经外膜,增加手术创伤反应。

    注意事项:对于FN横断伤的修复,目前可行的办法有两种缝合方法:神经外膜缝合和神经束膜缝合(束膜缝合时,分离面神经束膜本身对束间组织干扰破坏大;大鼠FN主干直径仅1~1.2 mm,高倍镜下束膜分辨不够清楚)。

    3. 给药

    第二天通过行为学评分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建模成功后 0 、1 、2 、3 周分别在损伤处两端(向损伤处方向注射),分两点注射,分别使用微量注射器注射药物 10 微升(多肽A/B),共计20 mL(每次给药填写给药记录表)。

    4. 面神经评分细则

    4.1神经功能评分

    在神经再生修复研究中,关于面神经功能的检测有很多,如:行为学评分,神经电生理测定神经传导速度以及复合肌动作电位潜伏期(面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MAP 波幅),光镜或电镜下的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及与其有关蛋白的表达或者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4.2 对大鼠面神经实施功能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瞬目反射、触须运动及鼻尖位置。对上述三项内容的得分实施累加,分数越高意味着面神经各项功能越正常。

    ① 瞬目反射:将5 mL的注射器 18 号针头距离大鼠眼睛约 3 cm 左右处,瞬间向眼睛吹空气 2 mL,观察大鼠双眼眼睑闭合情况。

    评分标准:

    睑裂完全闭合,双侧无明显差异:4分

    患侧睑裂闭合2/3:3分

    患侧睑裂闭合1/3:2分

    患侧肌肉轻微收缩,无闭合运动:1分

    患侧无活动:0分

    ② 计数半分钟内SD大鼠双侧的触须运动:

    评分标准:

    双侧触须对称性摆动,无明显差异:4分

    患侧触须摆动明显但不对称:3分

    患侧触须中度摆动:2分

    患侧触须轻微颤动:1分

    患侧触须无活动:0分

    ③ 鼻尖位置

    评分标准:

    鼻尖位置偏向健侧:0分

    鼻尖位置居中:1分

    5. 采集样本组织

    实验结束后,过量麻药处死小鼠,取出面神经干损伤部位组织,记录、拍摄大体观照片(建议在体分离后拍摄,显微镜下,能最大程度维持原样,如神经恢复不佳的情况分离时可能造成神经从吻合处分离),接着即刻用 10%福尔马林液固定。

    实验展示

    模型总结

    优点:

    1.符合人体面部创伤后面瘫的实际临床情况,面神经损伤位置不同,造成残留的神经轴突长度也不同,对面神经元的存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损伤部位越接近面神经运动神经元胞体,残留轴突越短,运动神经元存活率就越低。

    2.面神经单纯切断,并在远端切除一段神经干,可有效防止神经的再生,立即进行神经外膜吻合术,随时间的延长,可使大鼠面神经功能逐步恢复。

    3.方法简单,所以操作性强,应用较广。

    缺点:

    1.这种方法在面神经出颅处将面神经主干截断但不缝合,近端再生的神经纤维组织会迂曲并球状膨大形成假性神经瘤,再加上schwann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作用,有最终形成神经胶质瘤的可能。

    2.受损面积大,不能保持神经大体结构的连续性。

    转自:“晶莱生物”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五分钟讲实验】常用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SCs)分离、纯化方法你掌握了吗?

    下一篇:【五分钟讲实验】实验动物血样检测老不准,多半是因为这个!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