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五分钟讲实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干货分享

    阅读: 2024/1/10 15:42:43

    疾病背景

    1. 病因

    进行性肝纤维化是由于感染性(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药物毒性(酒精诱导)、代谢性(非酒精脂肪肝继发)、胆汁淤积或自身免疫损伤引起的长期肝损伤疾病。最终,肝纤维化可能导致临床上明显的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

    2. 发病机制

    在各种因素导致的肝损伤期间,肝细胞过度细胞凋亡,再生受影响,炎性细胞浸润到肝实质,库普弗细胞被激活,进而触发肝星状细胞激活,分泌大量的胶原、纤连蛋白等沉积到细胞外基质,引起肝脏纤维化。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

    不同造模方法比较

    造模案例分享

    腹腔注射CCl4诱导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1. 实验材料

    ① 动物:6-8周龄BALB /c小鼠,雄性(BALB /c对四氯化碳药物敏感性更高,雌性易对四氯化碳耐受,多选用雄性)。

    ② 试剂:CCl4(危化品)、橄榄油(试剂级)。

    ③ 耗材:一次性注射器、EP管。

    2. 实验步骤

    ① 四氯化碳:橄榄油以 1:4 体积混合,给小鼠称重,按照3μL/g剂量计算小鼠需要注射的药剂体积(若药剂推不出来,可将比例调整为1:10-20,调整注射量)。

    ② 注射器吸取对应体积药剂,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使小鼠的头部朝下,腹部向上,防止注射时损伤大肠、小肠等脏器。

    ③ 将事先吸取好液体的注射器针尖平面朝上,针朝头方向平行扎入皮内,针头到达皮下后,沿皮下向前推进3-5mm,然后使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腹膜。针头刺入腹膜后有落空感,此时在保持针头不动的状态下回抽针栓,若回抽无血或尿液,则可以注射。

    ④ 缓慢拔出针头,并轻微旋转针头,防止漏液。

    ⑤ 注射完成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一般状态;6.每周注射两次,6周后取肝脏组织行病理检测,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肝功能生化检测确定成模情况。

    3. 评价指标

    ① 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

    ② Masson染色检测肝脏胶原纤维沉积情况;

    ③ 肝功能血生化检测。

    4. 模型特点

    4-6周左右开始出现轻度肝纤维化,ALT、AST升高,7-8周左右大量肝细胞变性,纤维包裹形成假小叶,随着给药时间延长,纤维化程度加重,10周左右开始发展为肝硬化。

    5. 注意事项

    ① 造模试剂需保存得当,提前分装密封保存,现配现用,避免药物失效;

    ② 四氯化碳需与溶剂混匀,选择合适比例,腹腔给药最佳体积5 mL-10 mL/kg,适当降低注射总体积。

    6. 风险评估

    ① 有个体差异,模型进程不好控制,需定期取材行病理检测验证模型进程,多预留动物;

    ② 前期死亡率不高,给药时间延长,动物可能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一定死亡率。

    转自:“晶莱生物”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五分钟讲实验】原代肝细胞提取实验的干货分享

    下一篇:【五分钟讲实验】如何做好油红O染色实验?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