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准确把握和适应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力促课堂教学提升

    阅读: 2024/1/11 17:16:17

    赋能教研启智慧

    探究课堂共提升

    ——中职语文名师工作室教研活动

    为落实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的使用,准确把握和适应新课标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充分发挥中职语文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近日,我市中职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呼和浩特市智能技术应用学校开展课例研讨活动。

    呼市智能技术应用学校两位语文教师进行课例展示

    刘民殷老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 是苏轼的代表作,更是整个豪放派词作的发轫之作。刘民殷老师紧紧抓住豪放风格这一特点,从“走近苏轼”引入整篇词作的学习,引导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处。从景物到人物,从词中形象到诗人自己,把练字赏句、衬托对比、写作意图和对人生的启迪等,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诗词中的重难点贯穿在每一个问题和与学生的对话中。

    刘晶晶老师

    《明湖居听书》节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主人公白妞是什么人?用今天的话说,她就是当时文艺界的“明星”“大腕”。刘晶晶老师从小说的课文末节选部分“观众对白妞说书的反应”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小说三要素,到熟悉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关联、拓展知识与课堂学习内容衔接自然、顺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度,为大家呈现了一节扎实、真实、有效的课堂。

    两位老师研读教材,紧贴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探究,充分展现了各自的教学风采。

    工作室成员交流研讨

    首先由两位授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相应的说明交流,随后,工作室的成员们分别从新课标理念、时间安排和教学活动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细致的点评和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互动交流,总结经验,在场的老师们都受益匪浅,教而有研则深,研而有悟则进。

    最后,呼市教研中心职教研究室语文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温景娟老师做总结发言。温老师针对课例展示从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解读、问题的设计、策略的选用、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她说,本次活动开展有益、有效,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让教学理念与方法互通、开放、相长的过程。在“新课标、新教材”的改革背景下,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成绩,更重要的将新的思想理念理解透彻后传播给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性,在教学设计时激发学生的兴趣度,扩宽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环节和阶段中解决问题、收获知识、提升素养。同时在守好学科本位基础上,教师还应积极创新,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更宽广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

    教研不止步,磨砺不停歇。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工作室成员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观摩学习的平台,也展示了授课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助力教师深耕教学领域、提升教学能力。同时,老师们也更明确了要坚守语文核心素养的本位,以新课标新理念解读统编教材,在统整中发掘出教材的新要求、新视角,摸索出教学的新策略,让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来源:职业教育研究室

    转自:“呼和浩特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课题研究】课题引领探真知 专家启思促成长一一呼市第三十九中学第一批呼市教育教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中期评估

    下一篇:深耕基地,精研细作,化学主题教研活动专业研讨纪实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