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东华大学王宏志、李克睿课题组AFM: 面向柔性电子纸显示的紫精离子凝胶基反射型电致变色器件

    阅读: 2024/1/18 11:35:08

    柔性电子纸显示作为一种模仿传统纸张的视觉显示技术,具有诸多优点,包括高光学对比度、双稳态显色、低功率密度和柔性等。目前,该领域已涌现诸多技术路线,例如电泳显示、液晶显示、电润湿显示等。除此之外,电致变色显示技术因其具有广色域、宽视角、双稳态显色、低阈值电压/低功耗和易于实现柔性化设计等优势,也成为实现高性能柔性电子纸显示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在面向柔性电子纸显示应用时,电致变色器件不仅需要保证优异的变色性能,包括高光学对比度、快速颜色切换、长效稳定循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稳定性以满足柔性要求。

    目前,电致变色聚合物因具有易于实现多色彩、变色速度快、着色效率高和本征柔韧性等优点,成为开发柔性电致变色显示器件中变色层的最佳选择之一。PProDOT-Me2作为聚噻吩衍生物是一种较为典型的电致变色聚合物,通常使用LiTFSI、LiClO4和LiTRIF等基于一价Li+阳离子的电解质。然而,采用高价离子基电解质可能为PProDOT-Me2的还原变色反应提供更多的反应电荷,从而提升整个器件的变色性能。

    基于此策略,东华大学王宏志、李克睿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基于二价紫精阳离子(Vio2+)的白色离子凝胶,并用其组装了以PProDOT-Me2为变色层的柔性反射型电致变色器件(图1)。较之于Li+基离子凝胶(13.3%),Vio2+基离子凝胶对应的器件具有更大的光调制范围(39.4%)(图2)。这归因于较之于Li+,Vio2+促使PProDOT-Me2的阴离子掺杂/去掺杂行为(褪色/着色反应)更加充分(图3)。除了光学对比度外,如图4所示,基于Vio2+基离子凝胶的器件具有较快着色/褪色速度(2.9/3.3 s,甚至在1 Hz下仍表现出肉眼可见的变色效果),长效循环稳定性(20000圈循环后保有83.7%)、较低工作能耗(着色/褪色功率密度2.3/2.2 mW cm?2)和良好机械稳定性(在1.2 cm曲率半径下弯曲1080次后保有92%,甚至在0.8 cm曲率半径下实现边弯曲边变色的效果)。通过组装简单的数字显示器(七个该器件构成七个字段),在单片机驱动下可显示数字0~9,展现了应用于柔性电子纸显示的可能性。

    图1. 柔性反射型电致变色器件的结构与成分组成

    图2. 基于Vio2+和Li+阳离子的两类电致变色器件(V-ECD和L-ECD)的电致变色性能对比

    图3. 基于Vio2+和Li+阳离子的两类电致变色器件(V-ECD和L-ECD)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对比

    图4. 柔性反射型电致变色器件的显示性能、机械稳定性和显示应用演示

    相关工作以“Divalent Viologen Cation‐Based Ionogels Facilitate Reversible Intercalation of Anions in PProDOT‐Me2 for Flexible Electrochromic Display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312587)上,东华大学博士生白智元为第一作者,李克睿研究员、王宏志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致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3130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1ZR1400900)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312587

    转自:“高分子科学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4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刘天西教授、樊玮教授团队《自然·通讯》:紫外增强动态凝胶新策略实现气凝胶纤维常压连续成型

    下一篇:东北林业大学韩帅元课题组《CEJ》:基于脲组装的超分子粘合材料研究综述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