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1/22 17:02:17
集体备课凝智慧
笃行致远启新航
秋之美,在沉淀与勃发;教之美,在钻研与提升。为切实做到教研合一,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共同提高,本学期教研活动以集体备课团队展示为主,通过说课、上课、评课一系列的活动来展示学科团队的智慧与个人教学评的素养。10月21日,增城区全体高中音乐老师在增城区高级中学进行“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中音乐学科集体备课教学成果比武”第一场活动,活动分了四个环节进行,由增城区第一中学张薇老师担任主持。
智慧备课 精彩纷呈
01
第一备课团队
第一备课团队由增城区第一中学罗冠萍、增城区高级中学郑伊琪、增城区仙村中学陈雪丽三位老师组成。展示课题《新中国的颂歌》,分别由陈雪丽老师说课,罗冠萍老师执教,郑伊琪老师评课。
第一备课团队
罗冠萍老师的课在教学设计方面,严格按照学习目标来规划,深入研究音乐主题,每一个环节都与教学目标紧密相扣。在教学上,老师采用了问题引导、思考、探究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带领下,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实践中,能感受到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课堂氛围也因此达到了一个高潮。让学生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地树立起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02
第二备课团队
第二备课团队由增城区高级中学音乐科组成员组成,分别是郑伊琪、罗新霞、黄春平、温翠娴、叶丽英、方华六位老师。展示课题是《流动的建筑》,分别由方华老师说课,叶丽英老师执教,黄春平老师评课。
叶丽英老师的课经过多次集体备课、课题研讨、磨课之后,对课题的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呈现了一节富有流动的、华丽的西方音乐课堂。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到位,采用简单的旋律,运用视唱法、对比法、分析法、讲授法等教学手段认识和分辨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采用了律动、哼唱、学唱的教学模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掌握巴洛克时期音乐的音乐风格和表现特征。
讲座分享 凝聚共识
增城区新塘中学饶夕阳老师作了《大单元导向教学与集体备课》讲座。饶老师给大家分享大单元的理念和架构,在导向教学与集体备课中,通过分享经验,给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最后说到,一个人能力再强,也是有限的,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一群音乐人一起碰撞,才会产生更多火花。
教学研讨
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张小舟老师高度表扬和认同集体备课的教研模式,备课团队的智慧,每位老师的努力都能通过这个活动展示出来。还给两位老师的课给了精彩的点评和指导性建议。
增城区增城中学杨丽萍老师对两节课分别做了精彩的点评。
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研员林婷婷老师给予两组团队高度的赞扬,两个团队从构思-初稿-磨课-定稿的过程中,呈现了很多惊喜和亮点。而这都不仅是一个人的智慧,而是一个团队的智慧。开展集体备课能发挥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师深度参与、深入思考、“深沉”发力的的形式,使区域教研走向高效化。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到集体备课活动中,能做到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
“众人拾柴火焰高”,各位老师凝思聚智,在集体备课上充分发挥各自特长和经验,在相互交流、碰撞中蹦出“思想的火花”。教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以一颗坚定的心走在教育的路上。从心出发,路在脚下,智慧在你我心里!
转自:“增城区音乐教研”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