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傅伯杰院士团队博士生在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高水平研究文章

    阅读: 2024/1/24 15:27:43

    【参考文献】

    Ren, Z., Li, C., Fu, B., Wang, S., & Stringer, L. C. (2023). Effects of aridification on soil total carbon pools in China's drylands. Global Change Biology, 30, e17091.

    【关键词】

    分布格局;驱动路径;干旱加剧;非线性响应;土壤无机碳;土壤有机碳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11/gcb.17091

    内容简介

    旱区是全球重要的土壤碳库,贡献了全球土壤碳库的52%左右,在干旱加剧背景下存在退化风险。已有研究表明,干旱化促使旱区土壤有机碳下降并呈现非线性特征,而目前针对干旱化对包括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土壤总碳的影响及驱动路径尚未有科学定论。研究基于我国北方旱区近4000公里的样带调查分析,发现沿干旱梯度土壤有机碳呈线性下降,而土壤无机碳呈突变增加,土壤总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呈互补关系,使土壤总碳在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区保持相对稳定(图1)。

    干旱化通过增加土壤沙含量、pH和减少土壤氮含量、植被盖度促使土壤有机碳减少;通过减少降水、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和增加蒸散发、土壤pH使土壤无机碳增加。在干旱阈值0.71前后,干旱分别通过影响有机碳和无机碳对土壤总碳产生负向和正向效应(图2)。研究突出了土壤无机碳库在旱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可深化理解旱区土壤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

    总之,本研究揭示了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在干旱梯度上的互补关系和土壤总碳的阈值特征,阐明了干旱化对旱区土壤总碳的不同效应和驱动路径。

    图1. 中国旱区土壤总碳的分布格局

    图2. 干旱对土壤总碳的效应及驱动路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博士生任灼冰为论文第一作者,学部教师李长嘉博士为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傅伯杰院士、王帅教授和英国约克大学Lindsay C. Stringer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419912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2007052、42301108)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支持。

    转自:“生态遥感前沿”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entific Data | 南科大环境学院曾振中、刘江团队合作发文构建新的全球陆地蒸散发数据集

    下一篇:新疆大学集成DBN-SD-PLUS-InVEST!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格局优化方面取得进展!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