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农业大学教授,当选院士!

    阅读: 2024/1/27 15:50:19

    近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V.Tyminskiy院士发来贺信,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贺浩华教授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Europaische Akademie der Naturwissenschaften)院士,以肯定其在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创造性成就。

    贺浩华长期致力于作物遗传育种的科研、教学与技术推广工作,在两系杂交稻研究、双季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创新、水稻新品种选育与推广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首先发现了温度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两个光温作用模式、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表达和育性恢复具有四个临界温度阈值等新观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性状机能协调型”双季稻育种理论体系。他带领研发团队育成包括我省首个超级稻淦鑫688在内的水稻新品种70多个,这些新品种在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大面积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破解水稻“卡脖子”难题发挥了重大作用。他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大北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张海银种业促进类一等奖1项;荣获江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培养研究生150余名;入选首批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江西省模范教师”“首届江西省创新争先奖”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

    转自:“植物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胡培松院士团队在植物科学1区Top期刊(IF=13.8)上发表研究成果,阐明稻米加工品质性状形成新机制

    下一篇: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居前五,“园艺学”学科哪家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