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河南农业大学博士生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期刊(IF=11.4)上发表研究成果

    阅读: 2024/1/27 16:05:36

    近日,河南农业大学杨青华教授团队在生物有机肥制作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在环境与微生物领域著名期刊《Bioresource Techn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o-inoculation of Trichoderma viridis and Bacillus subtilis improved the aerobic composting efficiency and degradation of lignocellulose”的研究性文章。

    我国每年产生近3亿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后自身富含的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可能会造成作物缺苗断垅和病虫害滋生等问题。好氧堆肥虽然能够资源化利用玉米秸秆生产无害化有机肥料,但是传统堆肥中的原生微生物不具备分解大量木质纤维素的能力,木质纤维素难以降解导致的堆肥周期长是限制堆肥效率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更高效的处理玉米秸秆,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方法是采用生物降解手段,即在堆肥中接种外源性真菌或细菌,增加功能微生物的数量,以加速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分解和转化过程,提高堆肥效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is)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共接种对堆肥效率和木质纤维素降解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和芽孢杆菌共接种提高了拟杆菌门的丰度,碳氮比和pH提前达到成熟标准。此外,在单独接种木霉菌或芽孢杆菌处理中,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仍然主导着堆肥后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细菌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碳水化合物代谢是主要的代谢途径。综上,木霉菌和芽孢杆菌共接种缩短了堆肥周期,加速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为高效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有机肥提供了新的策略。这些发现对于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博士生王山聪和专硕龙昊驰为共同第一作者,农学院邵瑞鑫教授为通讯作者。该项工作是在玉米高产栽培与逆境生理调控团队负责人杨青华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同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和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项目的资助。

    杨青华教授团队2023年以来,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Field Crops Research》、《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8篇。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rtech.2023.130285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

    转自:“植物研究进展”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8)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又一篇!南京农业大学院士团队在《Nature》旗下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下一篇:附小?发展|行稳致远终为始 乘势而上再远航——教研附小期末工作总结会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