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其他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一篇讲懂九省联考题型变化、高考新趋势及查分时间新高考赋分

    阅读: 2024/1/29 11:22:51

    导语

    1月21日,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的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落下帷幕!与往年相比,今年很多科目题型发生了重大变化,题量变少、题型改变、分值有变、考生面对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

    面对这些改变,很多考生第一感觉就是“太难了”!这场万众瞩目的九省联考传递出了哪些信号?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2024届新高考省市考生家长重点关注!

    01

    九省联考题型及分值重大变化

    01数学

    相较于之前全国卷的分布,本次题型有如下改变:

    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试卷在整体上延续了全国新课标卷的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的结构。但是,试卷相比以前发生重大调整,试题数量减少,总题数从22个变成了19个。除单选题的个数和分数(8个,40分)不变外,其他题型在个数和分数上均有所调整,将原来的4个多选题(20分)、4个填空题(20分)、6个解答题(70分)分别减少为3个多选题(18分)、3个填空题(15分)、5个解答题(77分),其中只有解答题增加了分数。

    解答题也不再是之前的三角、数列、导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全考,而是六个板块中选出4个考察,最后一个题目考察考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试题引导考生“多想少算”,有利于考查理性思维和核心素养的水平,符合国家对高考改革的要求;引导考生从小处着手,掌握基本概念和常规计算;从大处着眼,建构高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考题的顺序安排也打破常规,有所变化,防止猜题押题。

    总之,变化之大,令人震惊!

    02英语

    英语强化对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启用语法填空和读后续写等新题型。

    总体来看,与原试卷结构相比有以下变化:

    第一,减少语言知识运用类试题的题量和分值,增加语言运用能力试题的分值。比如,英语试卷的语言运用部分由45分降至30分,阅读部分由40分增至50分。

    第二,题型更加多样。比如,英语试卷的写作部分为根据提示信息写作和读后续写两种题型。

    第三,传统题型所占分值减少,或不再使用传统题型。比如,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由30分降至15分。

    03语文

    九省联考语文试题进一步强化了“因文设题”“以材设题”,选择题也有增加。

    02

    2024高考命题方向预测

    看完以上命题变化,很多考生家长好奇,2024年高考命题方向如何?

    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2024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4)》中有提到!报告从7个部分(包括总报告和6大专题板块),分别讨论了2023年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背景、命题政策与特征、教学改革与评价、招录情况、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系统讨论高考综合改革下的政策走向及应对策略。

    其中:深入探讨2023年高考试题中的“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鲜明特征,剖析“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综合阐释高考命题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

    此外,教育部也明确: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在各省市的逐步深入,高考命题也更能体现创新性要求。通过命题创新,创设新颖的试题情境、题目条件、设问方式,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由此可见,2024年高考命题的侧重点仍将围绕“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展开。

    03

    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

    那么,这次九省联考对2024高考有哪些启示?释放了哪些信号?

    01.重基础、活学活用

    2024年九省联考数学科目通过改变题目的设计思路与风格,力图有效地遏制猜题押题、题海战术的蔓延。基础题只要掌握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就能解决,无需刷题。创新题新颖、灵活、不落俗套,脱离一般的解题套路。试卷打破了试题题型、命题方式、试卷结构的固有模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采取多样的形式、多角度的提问,考查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仅是学生刷题和训练的技巧。

    考生需重视教材,重视概念,夯实学习基础,学会思考和深度学习。

    02.稳扎稳打,调整心态,积极备考

    无论考试题型怎么变,基础和应用能力是关键。建议参加2024高考的学生,及时调整好心态。与其死记硬背、“机械刷题”,费时费力,不如注重基础,切实理解基本原理,反复研读往年高考试题,参透命题者的命题思路,知道命题者关注什么、考查什么,从而反观和调整自己的复习方法,梳理知识框架,聚焦核心问题,提高效率,稳扎稳打,积极应对,从容备战!

    03.如何才能让此次联考发挥更大化价值?

    此次九省联考属于新高考性测试,因此不管是对于2024年已经考过的省份、没考的省份以及2025年即将加入新高考的省份都有着指导意义,试题含金量非常高,对于高三以及高一高二的考生都是难得提前历练的机会!

    因此,并不是考完就结束了,如何做好试卷分析?如何复盘题型、出题思路以及错题?如何真正做到查缺补漏?对高考有帮助,才是这次考试的价值体现!

    04

    各省哪天能查分?

    01.评卷、查分、模拟录取时间

    江西:评卷工作在2024年春节前完成。考生可于2024年2月底前查询本人适应性演练考试文化成绩。2024年4月20日-23日左右,组织考生模拟志愿填报工作。适应性演练投档录取工作安排在2024年4月下旬进行。

    黑龙江:评阅时间初步安排在春节假期后。适时发布考生演练成绩、位次等信息(本次演练不安排考生成绩复核工作),按工作进度组织开展模拟志愿填报和模拟录取工作,模拟录取结果不予公布。

    吉林:适应性演练试卷实行网上评卷,评卷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省教育考试院将适时发布考生测试成绩、位次等信息,划定公布模拟控制分数线。

    甘肃:1月22日开始,省教育考试院将参照普通高考评卷流程和要求组织适应性测试评卷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将适时发布考生成绩,划定模拟控制分数线并予以公布。

    05

    你的分数是如何换算的?

    目前此次联考九省均采用新高考【3+1+2】选科模式,统一采用五等级赋分制度。

    需要“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物理或历史必选一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02具体换算过程(向下滑动查看)

    1.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举例①: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举例②: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

    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03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Y表示原始分;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举例假设小线同学政治学科原始分为75分,再假设政治学科B等级原始分区间为【82~61】,则小线同学政治学科为B等级是多少?

    下面进行赋分换算:B等级的赋分区间【85~71】(固定不变),那么小线同学赋分后分数为:

    解得,T≈80.33;四舍五入后小线同学政治学科最终赋分成绩为80分。

    06

    如何做试卷分析?

    此次九省联考是新高考的风向标,也是一次暴露自己学习问题的宝贵机会,对之后的复习、备考方向等起重要作用!各位考生家长一定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充分利用好这次难得的机会,找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高考发挥更大价值!

    名校综合评价整理了试卷分析四大方法,帮助大家查缺补漏!

    0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分析思路是:

    这道题考察的知识点是什么?

    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问题情景不清(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和表述不清(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更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

    0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0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在学习过程中,反思十分必要。所谓反思,就是自己和自己对话。这样的对话可能是潜意识的,可能是口头表达,最好书面表达。

    从潜意识的存在到口头表达是一次进步,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又是一次进步。书面表达是考后试卷分析的最高级形式。

    所以,同学们可以在考试后写出书面的试卷分析。这个分析是反观自己的一面镜子,是以后进步的重要阶梯。

    04.从归因分析到对策分析

    以上分析都属现象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归因分析和对策分析。三种分析逐层递进:现象分析回答了“什么样”,归因分析回答“为什么”,对策分析回答“怎么办”。

    错误原因一般有三种情况:

    对教材中的观点、原理理解有误,或理解不广、不深、不透;

    对某些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未能掌握,或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

    表现在答题时的非智力因素方面,如遇到复杂些的论述题,便产生恐惧心理等,从而造成失误。

    如果是第一种原因

    应针对题目所涉及的有关知识要点及原理内容认真地加以复习巩固,真正弄懂弄通。

    如果是第二种原因

    应要求自己务必掌握住某一题型的答题要领。无论是哪一类题型,都有答题思路和方法,但关键是对某一特定试题具体作答的“个性”和“特殊性”掌握,只有细心体会,才会有所感悟和提高。

    如果是第三种原因

    应在平时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自己的良好应试心理素质,努力克服不良心态,在答题时做到从容不迫、沉着冷静。

    试卷自我分析写完后,千万不要束之高阁,要经常翻阅复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转自:“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2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我一分都没丢过!

    下一篇:一轮复习精品:高考古诗的题材怎么判断?如何分析情感?怎样得高分?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