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SCI投稿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论文选刊、投稿、修回全指南

    阅读: 2024/1/31 15:47:36

    分分钟都想在SCI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然,羞于自己的英文水平太烂,无奈于自己初生牛犊寻路无果。不过,这都不是事儿,本篇纯技术指南带你走进高大上的SCI!

    选稿投稿

    1、拟投期刊的选择

    (1) 选用SCI收录期刊。目前SCI收录核心刊 3000种,加上增补期刊约 5600种。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2) 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引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3) 利用学科带头人的影响或国际学术交流的条件,物色最了解中国学术研究、信任中国学者的那部分期刊投稿。SCI选用的期刊中约 1 / 3为美国期刊,因而要注意选美国期刊。

    2、如何准备投稿

    选择适合刊物投稿:从杂志homepage下载Instruction for Author,按投稿要求,如投稿份数、论文体例、长度、图表、参考文献引法、配图说明(Figure legends)等,逐条遵循。Letter to editor-in-chief :

    ①声明文稿权转让;

    ②未一稿多投,在稿件未作出决定前不准备一稿多投;

    ③所有列出作者均对文稿有确切贡献;

    ④文稿内容真实,无作伪;

    ⑤所有作者均已阅读文稿,且同意送稿;

    ⑥通信作者地址、电话、Fax、e-mail;

    ⑦通信作者签名。勿一稿多投。

    3、向国外生物医刊投稿注意事项

    A. 期刊选择:

    选择期刊的方法:如果论文主题在一个很窄的分支学科内,那么选择范围只能限制在几种刊物;如果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研究领域,则可有许多种选择。

    B. 阅读和使用投稿须知:

    (1) 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2) 浏览目录(table of contents),确定该刊物是否发表你研究领域的文章及发表的比例有多大。

    (3) 注意栏目设置,确定拟投稿件的栏目。

    (4) 看拟投栏目文章的范例,了解撰写要求及格式。

    (5) 某些期刊刊登投稿和接收日期(submitted and accepted dates),可据此计算论文发表周期。

    (6) 广告数量可间接判断期刊质量。因为广告公司都愿意将金钱投到质量高、影响大的期刊上。

    (7) 通过11或12月份出版的杂志最后几页上的“所有权、管理和发行声明”(statement of ownership,management,and circulation)查找期刊发行量。

    (8) 核查有无北美和欧洲以外国家作者撰写的文章。

    (9) 有些期刊还刊登报道计划,作者可依此拟订自己的投稿计划。

    C. 投稿注意事项:

    论文撰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并非一稿就能完成,往往需要反复易稿(修改)才能使文章达到投稿的要求,即"5C"—正确(correctness)、清楚(clarity)、简洁(concision)、完整(completion)和一致(consistency)。

    D. 投稿:

    (1) 准备投稿信(covering letter,submission letter):生物医学期刊的编辑往往需要一些有关作者及其论文的信息,而作者也希望给编辑提供一些有助于其全文送审及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都应该包括在投稿信中。

    (2) 稿件包装:所谓稿件包装是指将稿件及其拟投期刊所需的伴随资料一并装人信封。

    (3) 稿件邮寄:邮寄稿件应注意:

    ①应至少自留一份打印底稿;

    ②信封要足够大,并足够结实;

    ③正确的投稿地址及收稿人(“投稿须知”中常有说明,多要求直接寄给主编);

    ④照片不可过大,最大不超过8.5英寸x11英寸?贴足邮票;

    ⑤航空邮寄;以打印稿(hard copy)投稿。几乎所有的英文生物医学期刊均不接受传真(fax)投稿,某些期刊仅允许一些没有图表的短文或“给编辑的信”通过电子邮件(e-mail)投稿,长篇论著、研究报告等文章决定刊用后方接受软磁盘。

    以上信息可以从“投稿须知”中获得、有的期刊在“投稿须知”中特别指出投稿地址与订刊或订单行本地址不一样,以免造成时间耽搁 。

    修回退稿

    1、正确对待审稿意见和退稿

    国际核心刊物的审稿人大多是各领域权威学者,杂志出版社经常征询编委意见,选择最佳审稿队伍。审稿是无报酬的,审稿人的工作态度大多极其认真。因此,对审稿意见要十分尊重,对每一条批评和建议,都要认真分析,并据此修改论文。自己认为不正确的意见,要极其慎重和认真地回答,有理有据地与审稿人探讨。

    如何对待杂志拒文,是作者犯难的问题。这里必须分析被拒绝的理由。

    第一类拒绝是“完全的拒绝”,主编通常会表达个意见,对这类文章永远不愿再看到,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

    第二是文章包含某些有用数据和信息,主编拒绝是因数据或分析有严重缺陷,这类文章不妨先放一放,等找到更广泛的证据支持或有了更明晰的结论后,再将经过修改的“新”文章寄给同一杂志,主编通常会考虑重新受理该文。

    有审稿人抱怨,个别中国作者在论文被一家杂志拒绝后又原封不动地寄给另外一家杂志,而他们再次被邀请审稿并对此非常反感,论文理所当然地被拒绝。影响因子不同的刊物接受论文的标准和要求差别很大。如果被拒论文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刊物。

    值得注意的是,审稿人由于知识限制和某种成见,甚至学术观点不同,判断错误并建议退稿常会发生。如何处理情况?最近某青年的论文被杂志拒绝,经反复讨论检验,判断审稿人是错误的;为了论文及时发表,我们建议作者礼貌和认真地回信给主编并指出审稿人的错误,要求主编将意见转给审稿人,然后撤回论文再做必要改进,改寄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结果论文立即接受,并得到很好评价。

    2、退稿后若干注意事项

    (1) 稿件追踪(follow-up correspondence)。

    如果投稿2周仍无任何有关稿件收到的信息,也可打电话、发e-mail或写信给编辑部核实稿件是否收到。

    (2) 稿件退修(revised manu)。

    几乎所有的经审查学术水平达到出版要求的自由来稿,在发表前都需要退给作者修改其表述及编辑格式,如压缩文章篇幅、重新设计表格、改善插图质量、限制不规则缩写词使用等。然而退给作者修改的稿件并不代表文章已经被接受,文章最终接受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到退修稿后,首先应该仔细地阅读退修信(modify letter)和审稿专家意见。然后应考虑能否或愿意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

    (3) 如何处理稿件修回?

    从主编回信和审稿人(reviewer)修回意见可看出文章录用的可能性。主编的回信会特别提到你文章的科学先进性(scientific priority);审稿人对文章总的评价中会提到对文章是否感兴趣(interesting)等;修回不要仓促,反复阅读、理解审稿人的问题。

    对每位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要逐条回答(response to reviewer1,2,3);对修回稿中已修改的地方要具体标明(page, lines);给主编回信,感谢给文稿提出的修改意见,并指出按修改建议已作的修改,未作修改的地方要说明理由。

    转自:“曜文SCI编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69)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发表论文时如何推荐审稿人?

    下一篇:论文能不能通过初审,编辑依据这5点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