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提升论文硬核实力之“结果与讨论”

    阅读: 2024/1/31 16:01:10

    很多人把SCI论文比作逻辑侦探小说,引言是故事的开头,负责渲染气氛,交代场景人物以及发生了某一“事件”,而结果与讨论其实就是故事的“剧情”部分,作者们通过发现的蛛丝马迹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并对获得的客观结果进行评价性说明。“结果与讨论”就是围绕一两个核心问题,将这个问题深入的解释清楚的过程。因此,这个“剧情”必然是一篇文章的精华,会占据大量的篇幅,作者应该尽可能的把要点清晰化,并且把要点串联起来,一环套一环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情。

    “结果”写作要点

    (1)数据翔实、准确、精炼

    数据结果描述过程中,简单的将数据或者现象进行呈现将直接降低读者的阅读观感,作者应当针对具有特殊研究目的或者科学意义的数据结果进行精炼且准确的阐述。一般数据或者次要数据一带而过即可,要主次分明,体现出作者对数据的敏感性以及甄选能力。

    (2)图表结合的呈现方式

    结果一般采用图表结合的方式来呈现,作者应针对数据所反映的问题和表达需要来灵活选用数据呈现形式。表格一般呈现大量准确的数据或资料,而数据图则能够直观、有效地反映不同组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等。而且图表应具有相应题名和注释,帮助读者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3)结果要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体现了数据结果的科学意义,对论文的可信度至关重要。

    “讨论”写作要点

    (1)讨论要围绕研究结果展开,且要主次分明。

    讨论是围绕本文的数据结果展开的,但作者应该针对结果的重要程度进行区分,主次分明。对于主要问题或者重要发现应给予详细讨论,而次要问题或者一般问题仅需简单讨论,一笔带过即可。讨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突出自己的创新性,体现出自己区别于前人的特点,区别就是创新。

    (2)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论据要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讨论应该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来进行,重在分析,不要重复结果,并通过引用文献来支持自己的结果。对于与别人不同的结果,不要回避,而要深入讨论,分析自己与前人成果出现差异的原因。

    (3)保持讨论和结果的一致性。

    结果与讨论应该是前呼后应,相互衬托的。不能出现按照讨论的内容可以推出与实验结果相反的结论,这会让读者全盘否定你的研究结果。

    (4)讨论要正确评价自己研究中的局限性

    在讨论过程中,不要刻意掩盖自己的缺陷,认为自己正确而别人错误,科学的进步就是在不断探讨中实现的。单一片面的分析只会让读者对论文的可信度产生动摇。对于研究本身的缺陷,也要客观的剖析,便于读者有客观和清晰的解读。

    (5)对文章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效果要实事求是。

    对讨论所得结果进行总结性的陈述,阐述研究发现内容对实际问题具有怎样的意义,或者对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6)选择使用合适的层次结构

    科学研究往往是复杂的,某研究的总体目的即使只有一个,但研究过程中的目的可能有多个,结果有多个方面当属正常,讨论中要将各方面的结果有效串接起来,可据实际情况灵活的论述层次结构。

    简而言之,“结果与讨论”是论文的依据部分,是科学研究探索的答案。结果是研究的直接目标,没有结果,研究就失去依据;讨论是研究的最终目标,没有讨论,结果就停留在表象,研究就失去意义。通过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说明自己结论的独特性。从实验设计角度,从理论原理角度,从分析方法角度等方面阐述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这是一个学习并完善研究的过程,每一篇都是有自己的不足,但各自找准立足点来完善即可,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足,人类才会在科学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

    转自:“曜文SCI编译”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研究生新生要怎么看论文?

    下一篇:通过一篇文献来建立你的参考文献目录只需3步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