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学界研圈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Plant Physiology | 福建农林大学何水林团队揭示辣椒响应高温的转录调控新机制

    阅读: 2024/2/1 10:10:19

    以下文章来源于植物生理PlantPhysiol ,作者PP

    高温胁迫是重要非生物逆境之一,对分布在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辣椒造成生长、发育上的障碍,影响其产量和生产效益。解析辣椒高温胁迫耐受机制,是开展辣椒耐高温遗传改良的重要基础。大量的研究报道发现,植物对高温逆境的应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转录水平上的调节,HSF(HEAT SHOCK FACTOR)、WRKY等转录因子在其中起重要调节作用,但植物应答高温的转录调节机制仍不清楚。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何水林教授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上发表了“Transcription factor CaHDZ15 promotes pepper basal thermotolerance by activating HEAT SHOCK FACTORA6a”,揭示了同源盒-亮氨酸拉链(Homeodomain–leucine zipper,HD-Zip)蛋白CaHDZ15调控辣椒响应高温的新机制。

    该研究发现,高温胁迫下,CaHDZ15在细胞核内积累,通过直接结合靶基因CaHSFA6a启动子并激活其表达,激活的CaHSFA6a进一步激活CaHSFA2,构成转录级联从而提高辣椒耐高温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 CaHDZ15在实施其调节耐高温反应的过程中,除受到CaHsp70-2翻译后水平的调节外,还通过与3-磷酸甘油脱氢酶CaGAPC1互作调节,促进其结合CaHSFA6a启动子并提高该基因的转录。这是首次发现来源于细胞质的3-磷酸甘油脱氢酶除了参与植物糖代谢调节外,还可充当转录调节因子参与植物高温胁迫的应答。

    CaHDZ15调控辣椒耐高温的工作模型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牟少亮副教授,通讯作者为何水林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农林大学发展基金项目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academic.oup.com/plphys/advance-article/doi/10.1093/plphys/kiae037/7589260

    转自:“植物生物技术Pbj”微信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84)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JIA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运奎副教授课题组在环糊精对赤霞珠红葡萄酒颜色质量和稳定性的保护效应方面取得进展

    下一篇:Nature Plants | 中国农科院基因组所戴俊彪与闫建斌团队绘制模式植物小立碗藓T2T基因组,破解染色体数目之谜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