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论文发表:论文在线之后又发现问题该怎么办?

    阅读: 2024/2/18 17:09:20

    论文上线之后又发现问题,联系编辑部要求修改的。这么我们工作过程中还真遇到不少。那么,论文上线之后发现问题,再更正是个什么流程,哪类问题可以直接改、哪类问题可以发勘误、哪些问题甚至需要撤稿。今天,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如果大家以后发文章,遇到了文中某类问题,也知道该怎么处理,不至于慌得一匹。

    1 哪种情况,编辑可以直接帮你改,甚至不用发勘误

    现在期刊普遍都是电子版先发表Epub ahead of print。从Epub到分配卷期号,时间久的甚至要1年时间。

    论文排版后的版式上线了,但是还没有分配卷期号。这个时候,你发现了一些小瑕疵。比如基金号写错了、作者姓名拼错了、单位写的不准确、Figure legend分图说明漏了等等不影响实验结论的问题;

    甚至是期刊排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把几位作者的邮箱张冠李戴,作者单位写反了;还有出版商页面是正确的,但是在其他数据库(如pubmed、Scopus)收录的论文出现了问题。这些都赶紧联系编辑部,因为还没有结集印刷出版,大概率可以直接修改,都不用发勘误。

    但是,也看出版社的政策。有的出版社如果是他们的错误,就可以直接给改了,如果是作者的错误,他们要发Correction的。很不平等哈,没办法,几大国际出版商店大欺客,那咱也只能按流程来。

    这个过程的操作要点就是“快,越快越好”,第一时间给编辑部写信,不要前思后想原地纠结。如果论文刚刚上线,还没有被各大数据库收录,那直接修改的机会就越大。

    2 哪种情况,需要发勘误Correction,但是无伤大雅。

    如果论文已经给分配了卷期号,正式结集出版了;或者还是Epub阶段,但是出版社不给直接修改,非要发勘误。那咱就老老实实写个声明。

    写这个Correction的目的,一是要把错误原因写清楚,二是要声明该错误不影响结论。根据错误类型,我给大家总结了几类Correction的写法,可以提前了解一下。

    2.1 期刊或出版商出现的错误

    这个同学们注意,要求以Publisher或Editorial office的名义发,千万别傻乎乎署自己的名字。

    (以下均以PLOS One举例)

    这个是PLOS one的一个勘误,大家注意署名是PLOS ONE,原因是有两个作者的单位affiliation标识错误。这应该是排版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作者提交的版本是正确的。

    还有这个作者姓名拼写错误的。署名是Plos One Staff。

    总之,如果是出版社的错误,咱就不要自己署名。

    如果是有关论文内容的更正,该怎么写呢?一是要写清楚错误的原因,二是要给出正确的内容。比如:

    2.2 作者的错误,但不影响实验结论

    作者更正了两处:一是漏掉了一个基金;二是摘要中的数值有偏差。作者描述的是摘要中的85.62不对,应该是84.62.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就是说这个Correction的声明,你既要解释错误的原因,也要给出正确的写法。

    3 这些情况比较严重,甚至需要撤稿

    涉嫌学术不端的,比如数据造假、

    滥用、剽窃他人成果等。或者作者团队后续发现实验结果有重大出入,会影响实验结论的。可以以出版社署名、或者作者署名撤稿。我看了一下PLOS ONE发布的撤稿声明,大部分是杂志社署名,涉及

    重复的问题。

    下面我们各看一个例子:

    这是署名PLOS ONE Editors的一份撤稿声明。作者团队来自浙江一个医院,撤稿原因是发现它和另外一篇投稿高度相似,由此引发了编辑部对论文有效性和出处的怀疑(怀疑可能是论文工厂出来的)。第二段很有意思,展示了所有作者对撤稿的意见。对这篇文章来说,所有作者都不同意撤稿。意思就是你杂志社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我剽窃或者怎么样,这研究就是我们自己做的,有其他团队和我们研究结果相似很正常,研究撞车了嘛,拒不承认学术不端。但是,杂志社仍然有权力进行撤稿处理。

    下面我们来看一份作者署名的撤稿声明,是什么情况:

    这篇文章的撤稿原因是实验结论有出入。作者重新测序了基因组DNA,又发现一处mutation,该发现会对原来的结论产生重大影响,故作者要求撤稿。最后一段声明所有作者对于撤稿的态度。

    总结一下,本文我们讲了论文发表后发现的错误类型,以及对应的几种处理方法。不论是发勘误甚至撤稿,都是耗时耗力还没任何好处的事情。发表SCI论文是严肃认真的事情,署名即代表着你的学术声誉,建议大家还是认真做好实验记录,细心撰写论文,Proof仔细校对,尽量把问题在发表之前解决。

    转自“迪娜学姐”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49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论文发表,首先如何才能顺利过初审?

    下一篇:避免“踩雷”,评职称时论文发表中常见的期刊陷阱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