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1年发表6篇顶刊,写论文并非没有策略可循!

    阅读: 2024/2/18 17:24:37

    身为论文小白究竟要怎么样才能撰写出一篇能登顶刊的论文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25条顶尖期刊论文的写作策略,提升你的论文写作能力。

    封页和投稿信

    1.准备完美的封页和摘要

    封页应该包含投稿作者的完整联系信息:通讯地址;电话和传真号码;电子邮件。  

    如果修改了论文,标明最新的完稿时间(或年月)。  

    最好不要提及论文第一次的完稿时间及后续修改的时间。主编能识别出来你的论文已被拒稿几次,就有可能错误地判断你的论文还是应该被拒绝。如果你自己真的需要这类信息,可以在旁边加个附注,但不必打印出来。更方便的办法是把你所有未发表的论文的状态单独记录下来。  

    如果审稿人发现一篇论文已被拒稿多次,审稿人拒稿的可能性就更大。  

    摘要和论文应同时准备。  

    若在论文被采用后才写摘要,你会发现你已经有些记忆模糊。更好的方式是在你记忆犹新时就撰写摘要。  

    摘要应排版于第二页上。即使主编去掉了封页,审稿人仍会看到摘要。  

    在封页和摘要里决不能出现打印错误,这绝对是最基本的礼仪。如有任何打印错误,都会被视为极不负责任的标志。  

    每一次对论文进行修改后,都必须检查整篇论文是否存在拼写错误。 

    2.将一半的时间用于撰写引言和结论

    一篇值得发表的论文的思路一旦基本确定后,就应该在一个月之内写完。否则,你就会失去兴趣,甚至可能会忘记整篇论文的思路。  

    写作时间的一半应该用于论文主体,这部分应该先写完。  

    剩下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花在引言和结论的写作上。

    3.尽快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在引言中说明为什么你的论文有趣(也就是,为什么它应该发表)。

    如果一个苹果在咬下去的第一口尝起来味道不好,大多数人便会直接扔掉,根本不会考虑隐含在苹果中的营养价值。

    同样,大多数审稿人在“吃第一口”后,也就是说,在阅读论文 15 分钟后, 就做出了决定。

    如果审稿人不喜欢该篇论文,就会开始找各种理由来拒绝它。

    如果在读引言时就失去了兴趣,审稿人就可能会先把稿件搁置在一边。

    如果一篇论文被搁置在一旁,或许要过好几个月之后,当审稿人收到审稿报告快到期的提醒时,才会再次进行审稿。这就是为什么总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审稿报告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要在引言中重述结论。

    4.引言的长度不应超过两页

    如果引言超过了两页,就显得过长了。

    把引言缩短到两页以内或论文长度的六分之一,以较少者为准。

    如果引言超过了两页,那么只可能属于以下情况之一:

    (1) 你的引言中讨论了太多其他人的成果,这相当于你发出信号表明相对于现有文献,你的贡献是微乎其微的;

    (2) 你的引言中讨论了太多技术上的细节,这些并不属于引言部分。

    5.讨论真实世界中的例子

    通过引用、统计数据以及关于现实世界的趣事来展现你论文与现实的相关性。

    这样的话,审稿人就没有理由称这是一篇无趣的稿子。文章无趣,这是最为常见的拒稿理由。

    如果审稿人说这篇论文单调无趣,这是一个价值判断,你无法反驳申诉!因为没有主编会愿意发表一篇无趣的论文。

    引言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审稿人贸然下“论文无趣”的结论。

    如果不能以现实世界为坚实的立足点,你的论文可能会让读者觉得它只是给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深刻的答案。

    6.不要抄袭

    如果你抄袭,那么论文发表之后,你必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如果你需要引用另一位作者的论述,用引号将引文引起来。

    不要复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总结其他作者的贡献以使它们与你的论文主题相关。

    除此之外,在正文中提及被引作者时要同时标明其论文出版年份,并在参考文献中给出确切的来源。

    7.在引言中引用潜在审稿人的论文

    在很多情况下,你的论文能否被录用主要取决于谁是你的审稿人。

    如果因为你轻率的见解而冒犯了审稿人,你现在的及未来的很多论文怕是都希望渺茫。

    重要的参考文献应该在第一页就要引用。

    主编可能会从那些在引言和参考文献中提及的人中选择审稿人。

    潜在审稿人的研究成果应该在引言中提及,而不是将其深埋在脚注或论文的主体部分。

    8.引用知名作者的话

    这一策略可提高你论文的信服度。

    例如,如果你引用了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或肯尼斯·阿罗的、和你所研究主题相关的言论,审稿人就很难说你的论文无趣。

    引用在世的名人的言论更为有效;他或她的学生可能是审稿人。

    不要太过频繁地引用已故作者的言论;他们不会是审稿人。(无双关语意。)

    不要引用自己的话。自我引用意味着自恋或者极少接触其他经济学家的思想。

    论文的主体

    9.在写作前准备好一个大略的提纲

    写论文之前,对每一节的内容先简要地拟个提纲,然后再填入具体文字,理顺连接。如果不先有一份大致的蓝图,你的论文可能会偏离它原本计划的方向。

    有了这样一个蓝图,你偏离主题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并且也能有效避免对细节问题探讨过多。

    同时,这个蓝图也要随着你的写作进程而不断修改。

    10.论文在你脑海中完全成形之前就应开始写作

    整篇文章从头到尾的精确连接不可能在你的脑海中一气呵成,除了少数像莎士比亚这类的天才以外。

    一篇15页的论文大约有四到五千字。写论文就像是将珍珠串到一起做成项链。存在一个最佳的顺序来串这些珍珠,有些珍珠最好舍弃。

    论文的主体要以实证结果或理论结论开头,然后再写引言和结论部分。

    根据需要来加入表格和参考文献。

    11.不要读太多文献

    在开始写作之前,不应读太多文献。读得太多可能会干扰到你的思路和写作。

    试想一下,一位多产的作家会花多少时间来阅读其他人的作品。

    你不可能把所有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都读一遍。

    要记住你的目标是撰写并发表一篇论文,而不是阅读所有文献。

    如果你已经阅读了同一主题的十多篇论文,你就应该有足够的材料来写一篇文章了。就在它们的基础上,加上你自己的想法。

    12.以命题形式总结理论发现

    如果你不希望审稿人遗漏重要结果,可在命题(propositions)中复述。

    审稿人并不会读你写的每一个字,他们更可能读单列醒目的部分。

    所以,尽量用最简洁的话来陈述一个命题。

    13.少用公式

    论文应该要有一些公式。否则,审稿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篇纯描述性的文章。

    但不要使用太多的公式。一篇论文有超过 30 个公式就会难以阅读。

    不用特别列出每一个公式,不太重要的公式可以安插在文本中。

    不是所有的公式都需要进行编号。

    使用质数或其变化形式,如(3')或(7a)、(7b)等将相关的公式分组归类。

    如果公式的数量达到了二十多个,可将较长的推导放到附录中去。

    14.简化图表

    一个恰当的图表胜过千言万语。

    不要使用太多的曲线、直线或标签。

    在论文发表十年后,读者也许再也记不起论文的内容,无论是公式或是推导。但他们也许还会记得一张图。

    作为基本原则,一篇论文的图不应超过两张,极少超过三张。

    太多的图会让人感觉这是一篇低技术含量的论文。

    结论

    15.在结论中简要总结你的贡献

    论文需要有一个结论性的评价。短论并不需要结论部分,但它可以有一个总结性评价。

    说明你的结论的局限性(但不是负面的评价)。

    讨论如何将理论扩展到某些领域中。

    审稿人可能会有兴趣写一篇相关的论文。如果他们诚实,他们就需要以你的论文为基础,因此很可能会推荐录用你的论文。如能激发你的读者来延续你的研究,这也是你的贡献。

    把你的结果与现有的文献进行比较。

    如果文献中没有可比的结果,那就论述你的论文如何和现有文献相关。

    不要在结论部分重复引言中的一些内容。

    16.论述政策含义

    解释如何将理论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例子。

    例如:在实践中,人们都使用 A,但你更推荐 B 等。

    不要在你的结论里复述已经在文章主体部分表达过的内容,尤其是不能直接复制粘贴。

    如果你这样做,审稿人会认定你不善于表达。

    陈述最基本的结论。提及这些结论对政策制定者、实业界或研究人员的意义。

    摘要和标题

    17.摘要要写得引人入胜

    写完结论部分后再撰写摘要。

    这是审稿人在整篇文章中最常读的部分。

    在 15 秒之内,你要说服审稿人(和读者),他们应该继续阅读下文。

    所以摘要应该写得出色。

    如果摘要枯燥乏味,你的论文就没有希望发表。

    18.选择一个有趣的标题

    给你的论文取个引人注目的标题。

    如果标题枯燥乏味,即使你的论文发表了,读者也会规避它。你的论文就得不到很多引用。

    永远不要尝试把论文的内容压缩在标题中。

    给论文取标题就像给你的孩子取名字。标题应该简短。

    只有一行的标题是最好的,切勿超过两行。

    不要以“论......”为标题。这意味着你的论文实际上是一个短论。如果它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主题,主编们可能会认为你的论文缺少创意。

    参考文献

    19.尽量减少参考文献

    没有经验的作者很难抵制这个诱惑:将某一主题的所有文献都引用。

    这种做法或许适用于博士论文,但却不适合期刊论文。

    理想的参考文献数量大致为十余篇,可接受的上限为二十篇。

    对于每篇论文,可遵循该领域知名期刊的引用格式。

    不需要在每次投稿时都修改你参考文献的格式。因为参考文献的格式并不会影响你的论文发表与否。

    当论文被采用之后,你可以使用该期刊的格式。

    20.引用那些会喜欢你论文的作者的文献

    也许他们会成为你的审稿人。

    引用那些曾经与你友好通信的作者的论文。

    这不是为了获得偏爱,而是为了得到公正的评论。

    为了公平对待没有名气的作者,审稿人必须努力做到谨慎、留意。

    对于那些不可能成为你审稿人的知名经济学家,无论是否在世,你都可以较为自由地引用他们的文献。

    21.勿引用可能给你负面评价的审稿人的论文

    即使采用双向匿名审稿方式,通常也可从审稿报告中的参考资料与写作风格推断出审稿人是谁。

    主编通常会从你的参考文献中选择审稿人。

    如果某些审稿人总是拒绝你的论文,(首次投稿时)从参考文献中去掉他们的论文。

    你可以之后再把这些参考文献(在论文被录用后)补上。

    为此,你可能需要从略微不同的角度重写你的引言,但这样做是值得的。

    根据你投稿的期刊,你也许可以要求主编从潜在审稿人中排除掉一些人。但你应该提前通过非正式的方式询问(例如,通过电子邮件)这是否可行。

    22.引用自己的论文

    如果一篇论文被他人引用的次数超过 30 次,就可认为是“重要的”。

    引用你自己的相关论文,但要已经被出版或即将被刊登在权威期刊上。人们可能会看到你的其他论文并引用它们。

    但不要引用太多。

    如果你已经有很好的声誉,这种做法可能很有用:或许你的审稿人会因此发现论文出自于你。

    不要引用你尚未发表的或在一个无名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否则,主编和审稿人可能会认定该文也只能发表在无名期刊上。

    不要引用你的学位论文。审稿人会知道你经验不足。

    不要引用别人的学位论文。审稿人可能会误认为你就是那篇学位论文的作者或是其同学,两者都缺少经验。

    尾注和附录

    23.把技术性和细节性的评论放到注释中

    尾注、表格、参考文献和附录加在一起决不能超过论文主体的分量。否则,读者就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where is the beef)。

    正文中应该避免出现技术性的细节,读者应从阅读正文过程中就能理解主要思想。

    太学术化的零乱论述应归到注释中去。

    利用注释来插入参考文献,表述不会分散读者注意力的论点。

    尾注不能超过 10 个。应极力避开它们(Horowitz,1995)。

    注释应该简短,最好不要超过一页,且决不能超过两页。

    24.为审稿人准备的注释不要放在附录中

    任何想要吸引审稿人注意的内容应在附注中加以说明。

    不要把这些附注与论文分离开来,但可以标明“不拟发表”。如果你把它们和论文分开,有可能不会送达审稿人。

    25.控制论文篇幅

    论文不应超过25页,如果这很困难,至少文本部分保持在 20 页之内(Horowitz, 1995)。这是审稿人会阅读的长度。

    论文的篇幅越长,接受的概率就会越小。因为审稿人更容易发现一些问题。

    当论文的篇幅增加时

    (1) 你更可能犯数学错误。

    (2) 审稿人认为你的论文犯错的可能性变大(甚至当你是正确的时候)。

    (3) 你更有可能写下冒犯审稿人的句子。

    转自“艾德思EditSprings”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202)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写作基本格式,零基础必看!

    下一篇:审稿人总结的十大SCI拒稿原因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