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2024/2/19 11:11:51
审稿意见(review reports, referee reports)或称为 referee reports,是在学术出版中指由专业同行(通常是匿名的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对投稿的学术论文进行评审和反馈的文件。这一过程是学术界保证研究质量和可靠性的一部分,通常在论文提交到学术期刊或会议后。
具体来说,审稿意见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总体评价: 评估论文的整体质量,包括创新性、方法论的合理性、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可信度等。
结论: 表明审稿人是否认为该论文应该被接受、修订或拒绝。如果需要修改,审稿人通常会提供详细的修改建议。
具体建议:对论文中的每个部分提出具体的建议或指导,包括语言修订、方法改进、结果解释等。
引用和参考文献: 提供对现有文献的评价,提出是否需要引入更多的相关文献来支持论文的观点。
对作者的提问或注释:提出可能需要作者进一步解释或深入探讨的问题。
审稿意见的目标是确保论文的科学性、逻辑性和可读性,并为作者提供改进的机会。一般情况下,审稿人是匿名的,这有助于确保评价的客观性。根据审稿意见,作者可以修改并重新提交论文,以期最终得到接受。审稿意见的质量和对论文的贡献对于学术出版的质量至关重要。
如何做到有效回复审稿意见呢?
华盛顿大学基因组科学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的威廉·斯塔福德·诺布尔教授(Professor William Stafford Noble),将投稿经验总结成“答复审稿人的10项简易法则”的文章,于2017年刊登在期刊PLOS Comput Biol第13卷第10期上。
01
提供概述,然后回复全部审稿意见
(给每一位审稿人的)答复信一般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结性概述(给所有审稿人看),第二部分是逐条回复该审稿人的每一条具体意见。
在第一部分中,总结有哪些(重要的)修改,指出是否新加入了图和分析,以回应所有审查者最基本的批评。可以用一些不一定出现在文章中的图或者表格来说服审稿人。如果多名审稿人提出了同一个批评意见,可以在第一部分中指出来。
第二部分是逐条回复。对于逐条回复,先写下审稿人的意见,紧接着写回复(见第5条法则)。
02
礼貌并尊重所有审稿人
即使你确信审稿专家欠缺考虑,但在回复信中表达这种情绪肯定于你无益。请记住,如果审稿人无法理解某些内容,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还未把观点阐释清楚。如果审稿人似乎不是该领域的专家,请记住这种专业水平(或缺乏专业知识的水平)可能代表了该杂志的许多读者。你的目标是让所有读者(而不仅仅是专家)都能读懂你的作品。
有时你需要努力去理解一个特定的评论。在某些情况下,审稿专家提出的问题揭示了对整体研究或其中一些假设的更深层次的误解。当具体的评论看起来不合时宜,特别是当一个审稿人列出很多这样的评论时,这可能是因为你的稿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假设没有进行充分解释。
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会认为审稿人是竞争对手,或者是别有用心地故意拖延稿件的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应该在答复中直接面对审稿人,而应该在另一封信中向编辑传达你的疑虑。
在极少数情况下,你可能会觉得审稿人的评论是不礼貌的。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要记住错误的沟通是可能的。不管怎样,审稿人给你的粗鲁的批评并不能说明你也可以用粗鲁的方式回应,这是因为,你的主要目标是发表你的科学成果(从而必须闯过审稿这一关)。
03
接受责备
如果审稿人不理解某件事,请为没有在文章中阐述清楚而道歉。即使你确信文本已经很清楚(也就是说,在文章中说明过,只是审稿人错过了),也可以考虑修改文本并在答复中引用修改后的文本来说明。
一般来说,即使审稿人所要求的更改似乎没有必要,但通常最好还是进行修改,以向审稿人表明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听取和理解。
04
独立列出建议内容的回复
对文本或图形进行了什么修改,一定要在答复中指出来。如果可能的话,指出在什么位置(如第几行)进行了修改。请注意,指出位置时,应该确定是参考了原稿还是修改稿的位置。可以减少审阅者阅读完整原稿并发现有新问题要提出的可能性。该规则的唯一例外是,很大一部分修改后的文本(例如新节)太长而无法引用。可以将这些更改简单地暗示在回复中(例如,给出新部分的标题)。
05
回答审稿人提出的每一条意见或评论
通常情况下,审稿意见会被审稿人组织成要点列出来。审稿人可能会在一个要点中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明确回应这两个问题。
06
使用排版帮助审阅者浏览回复
使用字体、颜色和缩进的变化来区分三种不同的元素:审稿人的意见、对意见的回应以及你对稿件所做的修改。在答复的第一部分对这种区分方式进行交代。
7
只要有可能,就直接回答提出的问题
尽可能回答“是”或“否”。当审稿人是正确的时候,请在回复中说明。向审稿人表明你认真对待了他们的意见,应该迅速传达对他们的评论的回应。接着也可以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支持你的回复。
08
在可能的情况下,执行审稿人的要求
应该避免给人这样的印象:你不愿意去做审稿人要求的额外实验或分析。即使在你认为审稿人要求的分析不会提供有用信息或者存在其他缺陷的情况下。如果你依然按照审稿人的要求去做了,并且在答复中报告这些新的结果,接着解释为什么你认为这些结果不应放入你的稿件中,那么你也会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审稿人提出了详细的或非常有见地的建议,并被纳入到修改后的稿件中了,那么在对该条建议的答复中,添加一个明确的“谢谢”送给审稿人。事实上,许多作者经常在其所有出版物的致谢中,写下了对审稿人的认可。然而,请注意,一些期刊(包括PLOS计算生物学)不允许对审稿人致谢。
有时审稿人提的要求会太多。可以肯定地说,一些要求超出了你认为的当前工作的范围。然而,给定稿件的范围通常难以精确定义,认识到这点也很重要。虽然如此,如果审稿人要求你做10件事,而你说其中9件不在你的工作范围之内,那么你不太可能让审稿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做一些你认为不属于你原来工作范围的事情。
09
清楚说明与先前版本相比有哪些变化
当对审稿人的评论做出回应时,有时很难向他们传达这种改变的确切内容。一个常见的错误是,作者在回复审稿人时会说,“这一点在稿件中是以如下方式解决的……”。这样的回复没有说明这些解决的内容是在之前的版本中,还是作为修改内容存在于新的版本中。在回复中,应明确提及稿件的先前版本和修订版本,并解释已经在新版本中做了哪些修改。
10
如有必要,将回复写两次
书写第一次回应是给自己看的,目的是分析审稿人的意思,同时考虑不同的回应途径和进行额外实验的成本效益之间的权衡。第二次是最终回应,是给审稿人看的。当决定如何制定最终回应文档时,第一份会对你和你的合著者有所帮助。
转自“小硕同学”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