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论文撰写之如何写好引言

    阅读: 2024/2/19 15:38:11

    SCI论文撰写之如何写好引言

    文/风弥生

    学术论文的引言Introduction部分,又称绪论,或研究背景Background。所谓万事开头难,引言作为一篇论文的起始,常常让作者的SCI写作才开始就停笔不前。

    引言及论文其他部分的功能已在往期作了系统的介绍(点击上图查看),本期主要分享引言写作经验,对引言的行文结构和逻辑进行梳理,从而让研究者顺利进入SCI论文写作状态。

    引言的结构

    引言为读者建立了理解论文的基础。如何让读者了解你的研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叙述,这个过程一般是“四步走”,也即是将引言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研究背景 ·

    开篇首先交代研究所属的领域,然后由大及小,“从一般到具体”,让读者快速锁定研究范围。

    研究现状 ·

    这是一个总结的部分,即回顾该领域最经典的和最前沿的文献,陈述该领域目前的研究成果。这是引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表明作者已对该领域有较为全面且深入的研究,可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研究目的 ·

    最前沿的成果已总结,接下来自然是分析过去研究存在的缺陷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了,而作者的研究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的。

    研究内容 ·

    总结性描述研究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最后说明研究工作的新发现和意义。

    “要写好引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感和极强的逻辑性,这两点是紧密连结的,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关系。”

    引言的写作

    明确了Introduction 的结构内容,接下来就是按对应的部分,逐步撰写引言。下面我们以一篇近期发表在Cell 杂志上的论文作为示例分析[1]。

    背景

    首先用?句强有力的句子,开门见山且简明扼要地交代研究的领域。通常给出一组数据可以更增说服力。

    "The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ndemic is a tremendous threat globally. As of July 3, 2020, 216 countries have reported COVID-19 cases, with more than 10 million confirmed cases and approximately 518,000 deaths。"

    为了让读者快速锁定你的研究范围,可以使用标题或论文的关键词将读者的视线从宽泛的领域转移到具体的研究。

    "SARS-CoV-2 is a single-stranded positive-strand RNA virus whose genome encodes four structural proteins: spike (S), small protein (E), matrix (M), and nucleocapsid (N)"

    现状

    在总结文献之前,必然需要大量阅读相关的文献。这部分类似一个简短且精妙的综述,因此需要对繁杂的文献进行提炼,以经典的作为论据支撑,以前沿的作为论点说明,重点强调研究该领域的重要性。

    "As it is a heavily glycosylated protei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the site-specific glycans on infectivity and immune escape is also of unquestionable importance."

    文献总结的内容要求全面且新颖,不可以遗漏但篇幅却又不能过于冗长。写作时可以先宽泛地罗列出相关的文献,再删繁就简,并梳理叙述逻辑,这样即能保证总结全面,又能避免行文拖沓。

    引用文献时切勿照搬原文,应该根据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方式表述该文献的结论,否则文章重复率增高,甚至有被认为剽窃的嫌疑。

    目的

    研究目的是作者提出自身观点的部分,依然需要引用文献,但不同的是作者需要分析过去这些研究仍存在的缺陷,以及该领域将面临的问题,并说明自己将如何去解决。

    “Preliminary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increased fatality rat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the most dominant variant D614G. Presumably, this change may have induced a conformational change in the S protein, thereby 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d infectivity (Becerra-Flores and Cardozo, 2020). However, it remains largely unclear as to whether these reported variants could influence viral infectivity, transmissibility, or reactivity with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作者提出观点虽是主观的叙述,但对于同行的研究却需要客观评价,不可贬低他人的研究来抬高自己研究的价值。

    强调研究的创新性,可以围绕他人研究的缺陷或目前尚未展开的部分进行论证。创新性是一份研究的价值体现,但不可以描述过多,抓住一点即可,能很好地解决某个问题的研究,就是有价值的研究。

    意义

    简要描述研究的设计和方法,突出研究方法或成果对该领域有何影响和意义。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natural variants with amino acid change(s) as well as mutants at the putative 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 in the SARS-CoV-2 S protein. To achieve these, we generated 106 S mutants reported in the public domain or mutants at putative N-linked glycosylation sites and analyzed their infectivity and reactivity to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using the high-throughput pseudotyped virus system (Nie et al., 2020). We report that some natural variants and N-linked glycan deleted mutants have evolved to possess remarkable alterations in their infectivity and antigenicity.”

    实用技巧 ·

    ? 使用主动语态,避免过多使用第一人称;

    ? 引用他人的数据必须精准,但不要给出本研究的数据或结论;

    ? 避免使用超过3~4句的长句式,短句更清晰且有助于读者梳理逻辑,建议尝试搭配不同长度和结构的语句;

    ? 让导师或专业的润色机构校对语言,避免语言质量不过关导致直接被拒稿。

    转自“SCI网”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3)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论文投稿必备指南:你想知道的选刊技巧都在这里!

    下一篇:从撰写到发表:一篇SCI论文要经历怎样的“磨砺”?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