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SCI论文撰写之如何写好讨论

    阅读: 2024/2/19 15:46:30

    SCI论文撰写之如何写好讨论

    SCI论文各部分都有着明确且特定的功能,并遵从一条递进的逻辑关系:

    Introduction表述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Methods讲述如何展开研究;Results呈现研究的数据成果;而Discussion就是要把这些研究的结果跟引言中提到的意义和目的对应上。

    换句话说,Discussion就是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说明该研究是否达到目的,这是将引言、方法和结果综合在一起分析的部分。

    # Discussion内容概括

    有些较短的文章(或因杂志要求)可能会将Discussion和Results放在一起,本文主要针对作为单独部分的Discussion。对于该部分写作技巧的探讨,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来分析一下Discussion应当包括的内容:

    1 首尾呼应

    从结果到讨论,通常需要一个过渡语段。可以通过研究的结果来辅助说明该研究已达到预期的目的,并再次强调研究的重要性,与引言首尾呼应,但不要重复引言部分的语句。

    该部分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整段,其作用在于将读者的思绪从零碎的数据上重新引导至整体的研究点,以便从头开始讨论各项指标。

    2 分析结果

    一份研究为了探索某个问题,通常需要从几个角度和指标上去观察,结果是观察后的客观数据和现象,而讨论就是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对探究的问题有何影响。

    在阐释一组数据的含义时,需要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佐证你的论点,即引用文献。他人的观点可能与你一致,也可能完全相反,但都需要客观地描述清楚。

    3 局限和展望

    在突出研究的创新性的同时,不要回避自己研究的局限性和存在的缺陷,尽量客观地描述它,并提出未来可行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例如Cell 上发表的文章都有专门的段落分析Limitations of Study。

    # Discussion的结构形式

    从内容方面可以看出,SCI论文的Discussion一般是总分总结构,即先重提总的研究要点,再逐一分析各项数据,最后总结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并提出对未来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 过渡语段

    Discussion的过渡语段重点是再次提醒读者该研究的重要性,但这部分与引言不同的是,需要借用已经研究的结果来阐述,尤其是能体现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更具有说服力。

    eg:“Our data show that, over the course of 1 month, the variant carrying the D614G Spike mutation became the globally dominant form of SARS-CoV-2. ”[3]

    2.平行结构

    数据的分析和讨论其实是将各项数据的内在联系及反应的现象解释清楚,因此该部分可以采用与结果一致的平行结构描述,即将能反映各项指标的数据综合在一起,分小节讨论,与results的结构一致。每节的标题相当于一个简短的概括。

    3.逻辑性

    逻辑性是Discussion写作最重要也是最难处理的因素,平行结构可以使论文的行文结构更有逻辑性。将各项指标按小节分别讨论,就是在给繁杂的数据分类,同一类数据只为一项指标服务,既可以避免讨论的时候千头万绪,东拉西扯,又有助于读者理清作者的研究思路。

    4 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贯穿整个Discussion,与Introduction的”综述“性质不同,Discussion对文献的引用更加深入,通常对某一现象的解释都需要与前人的研究作对照,因此引用的文献不仅与本研究的相关性更高,并且可能只涉及所引文献中其中某一个观点,而非整个研究结论。这就需要在查阅文献时看到与自己研究数据相关的论点时细致地做好笔记,以备不时之需。

    5.小结

    Discussion的小结一般是对本研究的评价,数据结果让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性有了说服力,总结时应该强调这点。

    eg:"In any case,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llow and deep earthquakes in the subduction zone."[4]

    但同时研究一般都存在局限性,或因实验条件有缺陷,又或是研究本身具有阶段性,还有更近一步的研究空间,这些也都需要客观交代,通常1~2句话即可。

    eg: “Further bacterial, fungal and viral work is ongoing, and we offer to gift surfaces to researchers who wish to replicate our studies, explore new methods, or test CSC efficacy against new microbes.”[5]

    转自“SCI网”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55)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SCI论文投稿必备指南:Cover letter这样写大大增加送审率!

    下一篇:SCI论文撰写之如何写好结果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