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论文的修改有多重要,看这里就知道了

    阅读: 2024/2/21 8:46:37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怎么改?除了参考导师和同事的意见,找专家润色也是个好办法。好的专家编辑不仅会对语言进行润色(包括语法、逻辑、模糊性等),还会检查文章科学性,做出批注提示或修改建议。

    如果作者能参考编辑的意见和批注细心完善论文,将对论文质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那么,专家润色后的稿件可能有哪些批注?这些批注都是什么意思?你应该怎么做呢?

    第一步,查看批注和修订痕迹

    作者在官网系统里下载返回的稿件后,需要在Word里面查看修改痕迹与批注。

    选择“审阅”-“所有标记”即可。

    注意:这一步非常重要!很多作者拿到润色稿件没有打开“所有标记”,就只能看到批注,看不到具体的修订细节。

    第二步,参考批注修改文章

    批注的内容、数量与具体的文章情况相关,每篇文章都不一样。根据以往案例,大致可分为修改建议类、写作指导类、疑问类、润色确认类等。

    ▲修改建议类点评

    许多作者在初稿准备过程中,文章科学逻辑或者结果存在明显缺陷,要根据研究内容给出修改意见,作者需要参考编辑的批注意见,仔细检查文章,作出相应修改,改好后通读检查。

    ▲ 写作指导类点评

    对于一些很重要的写作原则,作者在写作初稿时没有很好的把握,导致出现原则性问题。编辑在润色时,根据问题的不同程度,可能帮助修改过来,也可能提出意见让作者自行修改,同时批注告诉作者应遵守的原则或者注意事项,以便作者在此方面引以为鉴,例如,时态,摘要,讨论等。作者则需检查并确认编辑的修改,或者仔细理解编辑意思,作出对应修改。

    ▲疑问类点评

    不论是语言上,还是科学结构上,编辑可能会对初稿中无法理解或者不够准确的地方进行提问。对此类批注,作者应仔细检查原文,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则应作出修改并检查前后文,以便于文章进一步修改和提升。例如:

    ▲润色确认类点评

    要会通读文章内容,充分理解后再进行润色编辑。在润色过程中,为了确保某些关键信息的修改符合作者原意,避免“Over-editing”,润色专家会对此处进行批注,提示作者检查并确认修改的内容,例如:

    第三步,投稿或再次润色

    收到润色后的稿件并做出相应修改后,作者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润色或是直接投稿。

    需要说明的是,编辑的批注只是给作者提出意见或者问题,是否修改和怎么修改都由作者决定,作者不需要对批注作出一一回复(不用像面对期刊的“审稿意见”一样那么紧张)。

    转自“研答”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70)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资深审稿者谈科研论文写作应注意的细节

    下一篇:SCI论文框架构思及其“潜规则”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