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资讯 » 论文写作

  • 首 页
  • 期刊选题
  • 期刊点评
  • 期刊大全
  • 学人博客
  • 编辑征稿
  • 投稿选刊
  • 万维群组
  • 学术会议
  • 万维读书
  • SCI/E期刊
  • SSCI期刊
  • AHCI期刊
  • 常见拒稿原因,你都注意到了吗?

    阅读: 2024/2/21 9:55:43

    拒稿是论文发表过程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顶级知名期刊的拒稿率甚至高达 90% 以上,因此就算是大牛一定也曾经被拒稿过。

    既然拒稿如此常见,我们是否能从这些拒稿资料中找出所谓的“套路”?基于学术出版界有许多团队在进行同行评审相关的研究,以及对期刊拒稿原因的调查,小博今天整理出的一些常见拒稿原因。

    工作不够原创、不够创新或不够重要,包含:

    结果无概括性;

    已经有新的技术可以取代研究所使用的方法;

    扩展或复制已发表成果的二次分析,而未补充充实的专业知识;

    研究只报告众所周知的知识,而未将其扩展至新的地理、人群或文化背景,导致研究缺乏创新性;

    非原创性、可预见性或无意义的结果;

    结果无临床、理论或实际意义。

    美国顶级杂志《纽约时报》评论道:“期刊编辑一般更喜欢发表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每个期刊都在寻找能让人眼睛一亮的创新研究。

    与期刊不对口,包含:

    研究成果针对的是极少数读者或专业读者,与期刊目标读者不符;

    论文不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或征稿主题范围;

    研究课题不能引起期刊读者的兴趣;

    论文不符合期刊接受的类型(例:将案例报告投递给明确说明不发表案例报告的期刊)。

    论文与期刊不对口、不适合期刊读者、或不符合期刊的收稿范围,是造成很多论文未审被拒的原因。

    虽然国内许多作者都会认为这是期刊的推托之词,但其实在选择目标期刊的时候,应该对自己的论文想要让哪些人阅读有更多的关注,花点时间理清论文适合投稿到哪些期刊,整理出清单后斟酌投稿。

    研究设计存在缺陷,包含:

    研究问题不当;

    回答研究问题的方法设计不当;

    采用的方法无效或不可靠;

    选择与研究问题不相符的方法或模型;

    统计分析错误;

    数据不可靠或不完整;

    研究使用的仪器不当或不达标准;

    样品数量过少或样品选择不当。

    不管论文写得多好,都无法掩饰研究设计中的缺陷。事实上,这是在研究开展初期就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要避免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详尽的文献检索,确定自己的研究该用什么方法、怎么进行。

    写作或组织太差,包含:

    方法说明不充分;

    讨论部分仅重复研究结果而未进行解释;

    研究的原理阐述不充分;

    文献综述不充分;

    研究数据好像不支持结论;

    未将研究置于广阔的背景中;

    前言部分未确立研究问题的背景。

    论文中必须要提供充分且具有说服力的论据,让阅读论文的读者(不论是编辑、审稿人或实际的读者)相信你的研究考虑周详有一定的重要性。

    投稿准备不充分,包含:

    未遵守期刊的投稿规定;

    论文内容不够言简意赅;

    论文题目、摘要和投稿信没有说服力;

    过度使用专业术语或艰涩词汇;

    大量的粗心错误,例如语法或拼写错误;

    图表设计不良。

    非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经常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审稿人不一定能区分出问题源自写作还是研究本身,因此即使是高质量的研究,也有可能得到负评。

    但这个问题也是最好解决的,如果在投稿前能请母语专业人士进行检查,进行润色或排版,就能避免这方面的拒稿,现在有很多期刊也会要求作者先进行润色后再投稿。

    结语:

    拒稿原因众多,上面列出的原因并不包含违反发表道德规范的拒稿。作者应该特别注意自己可以避免的拒稿原因,如与期刊不匹配、语言或排版问题等。

    转自“南博屹生物”微信公众号,本文仅作为学术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


    浏览(137)
    点赞(0)
    收藏(0)
  • 上一篇:投稿时图片该如何处理?

    下一篇:论文投稿的12个注意事项丨小心别掉坑里了

  • 首页

  • 文章

  • 期刊

  • 帮助

  • 我的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23    备案号:豫ICP备2021036211号